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1-3 宋明理学.doc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1-3 宋明理学.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1-3 宋明理学

专题一 第3节 宋明理学 (重点班使用) 【预习培训】 用20分钟时间从头到尾认真仔细地阅读一遍教材内容;然后用15分钟时间依托《世纪金榜》上的知识梳理部分勾划标注课本基础知识,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完成相关题目和知识体系归纳。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写入我的疑问一栏,以备课上重点探究和讨论。认真阅读课标要求和学习目标,结合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画出本课的知识树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研究,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情投入,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预习案】 一、阅读以下资料(1、课本 2、世纪金榜学习方略 3、当代中学生报),完成对基础的预习,阅读后解决下面的问题,标明问题答案的参考来源。 1、儒学复兴运动背景、过程、影响? 2、理学的创立(含义、思想家、主要思想、贡献)? ★3、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说、地位及影响)? 4、心学的发展(标志、主要的代表及其主要思想)? ★5、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6、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预习自测】(考查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1、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题字“忠、孝、节、义”,这些题字反映了(  ) ①人身修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②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是(  ) 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B.封建统治C.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D.实现儒学的道德化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杜牧 梁武帝名萧衍,自幼饱读儒家经书,一度又信奉道教,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梁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寺,把推崇佛教推向戏剧性的高潮。 (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对儒学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 程朱理学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 材料二 陆王心学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观点或主张,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的相同点?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粉身碎骨寻常事 但愿牺牲报国家 ——清·秋瑾 郭巨埋儿——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在封建统治者的倡导下,在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女越来越多。据记载,清代仅安徽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节烈”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不仅有未婚夫死不嫁他人的“望门寡”,还有未出嫁的男方死亡以自杀表明贞节的“烈女”。中国的“节烈”文化,要求妇女为男子守节,守得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