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读图画书中幼儿对幽默的理解.pdfVIP

师生共读图画书中幼儿对幽默的理解.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师生共读图画书中幼儿对幽默的理解

師生共讀圖畫書中幼兒對幽默的理解 郭書詠、周婉湘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師生共讀圖畫書時幼兒的幽默理解。研究者廣泛蒐集七十二 本具幽默訊息之圖畫書後,分析與篩選出三本幽默圖畫書-《小狗比飛跳芭蕾》、 《小笨狗》及《我家有個壞好寶寶》作為本研究之共讀文本。接著與十位大班幼 兒進行共讀,每位幼兒閱讀同一本圖畫書兩次,第一次為研究者與兩位幼兒一起 共讀,第二次為研究者同時與十位幼兒共同閱讀,共讀時採閱讀討論方式進行, 並將共讀結果與過去的研究作比較。研究結果發現:與幼兒對圖畫書的幽默理解 與反應有關之可能因素為:幼兒的幽默發展、過去的生活經驗與閱讀經驗、繪畫 風格以及閱讀討論和重複閱讀的共讀方式。 關鍵字: 幼兒、幽默理解、幽默圖畫書、閱讀討論、讀者反應 郭書詠,宜蘭縣中興國民小 學附設幼兒園教師兼幼兒園主任 周 婉湘,獨立學者 電子 郵件 :miracle923@ 壹 、緣起 在幼兒園裡與幼兒互動時經常遇到一種狀況,在看到某些畫面或 說到某些特定的詞語時,孩子們會突然笑得翻天覆地、合不攏嘴,然 而一旁的老師卻完全摸不著頭緒,不曉得究竟是哪個好笑的點(或稱 作「哏」)觸動了孩子們大笑的開關。以下列舉一個研究者在幼兒園 裡與幼兒分享圖畫書《子兒,吐吐》(李瑾倫,1993 )的例子: 郭老師:「胖臉兒一屁股坐在地上,他想像自己頭上真的長了樹 的樣子,就開始抽抽答答的哭了起來。」 小彥:「哈哈!好好笑喔!」 郭老師:「你覺得什麼地方好好笑?」 小中:「他的頭上真的長樹了!哈哈哈!」 語畢,班上幼兒全笑得東倒西歪、人仰馬翻。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一些令成人不解、困惑與神來一筆 的「幽默」。然而何謂幽默?美國兒童幽默發展大師 McGhee (1979 ) 認為幽默是一段心理歷程,當孩子表示某件事情或某個東西看起來很 好笑或滑稽時,通常意味其有別於往常所見,這種發現或欣賞不一致 性的想法、事件或情境,正是任何幽默不可或缺的主要特徵。如上述 例子,圖畫書的第四個對頁(page opening )為胖臉兒吃下木瓜子兒 後,同學們開始議論紛紛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有位同學表示吃下子兒 「會長樹」,右頁的圖畫正是胖臉兒想像自己頭上長了一棵大樹的模 樣。幼兒在聽了老師講述文字的內容及看到右頁的圖畫後,立即出現 笑的反應。「頭上會長樹」這件事對幼兒而言是好笑、有趣的,因為 有別於幼兒過去的認知,這種創造不合邏輯的概念,使幼兒感受到衝 突的趣味與幽默。 不過這也令研究者感到好奇,幼兒究竟是聽到「會長樹」這件事 覺得好笑,還是看到胖臉兒頭上長樹的畫面覺得滑稽,抑或是兩種刺 激加成後產生的「笑」果?此外有時我們會發現,有些令幼兒感到幽 默的事物,成人並不一定同樣會有幽默的感受,如同研究者自行閱讀 《子兒,吐吐》一書時,看到胖臉兒頭上長樹的圖畫以及胖臉兒同學 說「會長樹」一詞時並不覺得特別幽默或有趣。由此可知,幼兒所理 解、欣賞與感受的幽默特質可能有別於成人,因此引發研究者欲深入 探究幼兒如何看待與理解圖畫書中幽默手法的契機。 幽默是一無窮盡的研究課題,一般研究通常會從生理、認知、人 格、思考模式、社會及文化層面著手(陳學志,2005 );幽默亦受到 許多不同因素的影響,如性別、情緒、社會及文化等。在進行幽默相 關的研究時,恐怕無法將所有因素皆納入研究範圍,因此 McGhee (1979 )指出,研究幽默時惟有去除那些複雜的變項,回到幽默最簡 單及原始的本質,也就是「認知上的失諧」,才能真正了解幽默。認 知上的失諧源於幽默認知理論的一環,主要探討幽默刺激中的何種特 質會引起接受者的幽默感覺,以及接受者在接收到幽默刺激後其內在 運作的機制和歷程(陳學志,1991 )。本研究的焦點在於幼兒的幽默 理解,也就是想了解幼兒在接收幽默訊息後,怎麼看待與解讀幽默的 訊息,此一歷程即可透過幽默認知理論來了解。 對於幼兒而言,圖畫書是日常生活及成長過程中熟悉且喜愛的書 籍,圖畫書除了文字與圖畫的元素外,尚包含了圖文的互動關係與連 貫性(郝廣才,2006 ;劉鳳芯、吳宜潔譯,2009 ),因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