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震监测钻井设计及工艺研究.pdf
Vo1.49 No.5
2013年9月 GE0L0GYANDEXPL0RAT10N September,2013
地震监测钻井设计及工艺研究
李粮纲,周 奕,黎艺明,王鹏飞,吴朋青,邱 敏,易 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采用井下地震仪可监测到许 多地面地震台未记录到的微弱地震波;井下地层形变观测可
以摆脱地表的天然及人为干扰,使观测数据更加真实地反应地层变化情况,可大幅度提高震源定位精
度。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地震监测井的设计、钻井和固井的工艺技术进行 了分析研究。针对地震监测
井的特殊要求,采用了钻井综合防斜保直技术和分层注浆固井新工艺,使所建地震监测井的垂直度和固
井质量都达到了优 良,为获取精准的地震监测数椐提供 了基本保障。
[关键词]井下地震监测 钻井 固井 分层注浆
[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5—5331(2013)05—0970—6
LiLiang-gang,ZhouYi,LiYi-ming,WangPeng-fei,WuPeng-qing,QiuMin,YiWei.Astudy
ofdesignanddrillingtechnologyforearthquakemonitoringwells[J].GeoloygandExploration,2013,
49(5):0970—0975.
2 地震监测钻井设计
1 引言
2.1 井孔选址
自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之后,我国更加重视地 在选择地震监测井点时,应避开振动源和油田
震监测与预报研究工作,并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台 开采区或工业采水区,避开滑坡和易发生洪涝的地
网的建设与升级。湖北省 “十一五”期间,在地震台 区。一般根据干扰源的特性选取 1—5km的避开距
网建设方面投入了近 1亿的资金,全面提升了地震 离。避开距离最小值应达到在深井实地测试时的最
台网的软硬件 ,对井下地震监测做了重点研究。 大干扰双振幅要求。
新增的地震监测井分为地声观测井和地层形变 地下流体综合观测井应选在地应力容易集中的
观测井两种类型。地声观测井可观测极微震、超微 地方。如活动断裂带,特别是深大断裂带的端点、拐
震的变化规律;地层形变观测井可进行地层形变观 点、交汇点。由于这些断裂带切入地壳很深,形成了
测 、地应力测量、水位、水温、地温及地下水化学成分 许多地下水的天然通道,当巨大块体相对运动时,断
测量等多种观测项 目。 裂带是地下活动最剧烈的地方,同时也是地下水最
井下地层形变(地倾斜、体应变等)观测可以摆 活跃 的地方。
脱地表的天然及人为干扰,如降雨、交通等等,使观 地下流体综合观测井还应选在具有一定封闭条
测数据更加真实地反应地层变化情况。 件的承压含水地层。这种含水层受降雨、蒸发、渗透
为了使地震监测井达到精准观测的目标 ,首先 的影响很小,能客观反映地壳的应变状态。
必须保证钻井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地震监测的要 2.2 监测井设计
求。因此地震监测井的钻井设计和施工工艺直接影 2.2.1 监测井最佳深度
响监测数椐的精度和可信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