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下一代的教育评监 回顾与前瞻.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迈向下一代的教育评监 回顾与前瞻

邁向下一代的教育評鑑:回顧與前瞻 潘慧玲 壹、前言 評鑑概念的起源甚早,在國外的文獻中,似均認為最早的評鑑開始於古代的 中國。例如, Dubois (1965, 1970)提到公元前二千二百年前的中國就有每三年 考察百官一次的辦法; Popham (1993)、Stufflebeam與Shinkfield (1985)等人亦 提及中國早在四千年前就已舉行公職人員考試。面對上述的說法,盧增緒( 1995) 認為在時間上缺乏信史可據,因之,在經查考後,他斷定 Dubois論著中提到的 「每 三年考察百官」,所指的應是周代鄉遂之治中的邦比之法,而非許多文獻以訛傳 訛所指的科舉制度。評鑑概念雖有如此之早的起源,但落諸國內教育領域的實 施,則為民國五十年代之事。1 民國五十二年教育部接受聯合國兒童教育基金會之資助,簽署了國民教育發 展五年計畫實施方案,在方案中規劃有評鑑計畫,其後於民國五十三至五十八年 進行了完整的教育評鑑,期終報告於民國五十九年完成(盧增緒,1995)。如果 該項計畫被視為評鑑之濫觴,則教育評鑑的實施至今可說已有將近四十年的歷 史,只是其間並未持續,僅間歇性地進行一些局部與試辦性工作,而第一個全面 性推動的評鑑大專校院評鑑,一直要到民國六十四年才出現,不過之後仍未 見評鑑的積極推動。直至近幾年,評鑑之風開始盛行。受到這波教育改革的影響, 為講求績效責任,高等教育及後期中等教育的評鑑接連實施;而民國 84 年《國 民教育法》的修訂,將校長辦學績效納入遴選考量,使得北高兩市及地方縣市政 府紛紛辦理國民中小學的校務評鑑或校長評鑑。此外,中小學教師專業評鑑也是 這兩年不斷討論的議題,《教師法》的修訂將為其建立法源的基礎。 見到評鑑終能在教育領域中逐步發展,固然令人欣喜,但如果未被正用,則 評鑑之功不僅無法彰顯,徒留的也恐僅是誤用的惡果!因之,在提筆撰寫這樣的 一篇文章時,有著焦慮與期盼的複雜心情。焦慮的是發展有近四十年光景的評 鑑,雖有許多論述的生產,但學術的風貌尚不夠多元,而民國六 O年大學評鑑的 實施牽動後來實務的開展,多年來的教育評鑑一直著重於外部評鑑,且以美國「認 2 可制」( accreditation )為取法之宗, 形成評鑑模式的單一化。加上近幾年勃興 的評鑑,推動過於頻繁,造成了實務工作者的心存抗拒。故而與國外相較,國內 不論是實務的推動或是學術的耕耘,實在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如何能夠立足 1 此處所指的評鑑不含涉測驗評量。 2 國內所實施的教育評鑑,主要取法自專家意見導向評鑑模式中的認可制,只是國內執行時並未 完全採擷認可制之所有作法,例如評鑑標準的定期公布與認可機構作認可決定,國內即未採行。 簡言之,國內參採之作法是將評鑑分自評與訪評兩階段,且評鑑結果以專家到校半天至兩天的 訪評意見為依據。 1 於過去,借鏡他國的知識與經驗,以開展國內的評鑑領域,成為內心的殷盼。 為讓「過去」成為「未來」發展的立足平台,批判性地回顧十分重要,唯國 內這類文章並不多見,盧增緒( 1995)是其中一擲地有聲者。該文以犀利筆觸指 陳多年來國內教育評鑑之失,諸如正確的評鑑觀念未能形成、教育評鑑被窄化為 校務評鑑、學者引介國外論著未能窺其全貌、第四代評鑑與理論導向(theory- 3 driven )評鑑 未受重視等。時隔九年的今天,昔日之問題是否均已改善,看來並 不全然,教育評鑑領域尚待釐清的概念與開拓的議題還有許多。本文主旨即在梳 理過去學者們在評鑑領域的耕耘成果,而這樣的成果無可諱言的是西方的,尤其 是美國的!如此做的目的在於呈現評鑑領域的多元學術風貌,擴展過去國人所忽 略的面向,並點出評鑑並非僅是技術性的操作,其中蘊含著知識論、方法論、政 治、倫理等議題的思考與探究。 教育評鑑之內涵,如果加以細分,可依評鑑客體(object )之不同,分為方 案評鑑(program evaluation )、校務評鑑、課程評鑑、教材評鑑、人員評鑑等。 上述中的課程評鑑,如評鑑重點放在課程方案上,係為一種方案評鑑;如評鑑 重點放在各個發展階段上,則為課程發展評鑑。雖然教育評鑑之內涵囊括不同 的類別,但在美國,一提及教育評鑑,指涉的通常是方案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