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力生长探索.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力生长探索

化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力生长探索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力的生长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的目标,学习力是一种内隐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以生为本”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充分进行个体体验。教师创设适于学生认知心理的系列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学习力的生长。 关键词:化学教学;学习力;教学实践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7-0013-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7.005 一、对学习力的认识 早在我国古代的《礼记·学记》中就已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强调成人的必要条件是学习。[1]学习可以使一个人懂得道理,可以使人聪慧,增智长才,它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人的最根本的能力。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劳厄(M.vonlaue)曾言:“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给予人们的无非是当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来的东西。”[2]上完一堂课之后的几天、几个月、乃至许多年之后学生头脑中还能剩下来什么?那就是真正与学生一生发展并行前进的知识是学生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是转化为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学习力。学习力是对内隐在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和智慧,进行个人理解和应用,从而内化为学习主体的一种内在的能力。学习既是一种认识心理活动,也是一种实践体验活动[3]。 二、化学教学中促进学习力生长的途径 1.创设“以生为本”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配合教师,学生只是类似于一个容器,教师试图将一个一个知识放进容器中,学生的学习动力不是学生主动构建的,更是很难见到师生之间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真挚情感的交流、平等自由的讨论、智慧火花的碰撞。课堂学习经常是处于死气沉沉的氛围、枯燥乏味的状态,课堂结束时很多学生有如释重负的感觉,教师也很难有成功的幸福感。 新课程十分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强调教学氛围就是“平等尊重”,强调教学过程的实施就是交流、对话。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提倡:教育的目的就是在自由的空气中激发人的内隐智慧。通过对话,使得相互之间思想得到交流,学习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促进。 课堂追求有效和高效,除了合理的教学程序外,还需要在互动、鼓励和尊敬他人的氛围中进行。互动是指教学中师生能彼此协调的参与的过程。在其间,教师鼓励所有人参与对话,参与是畅通且容易的。每位教师时刻都要努力去鼓励学生。学生面对一个一个未知的问题,不可能有教师的经验和认知,必然有误解和错误,学生需要教师在点拨时对自己的劳动给予评价,评价除了给出对误解和错误分析外,还应该包括对学生的鼓励,“学生学习是一个犯错的过程”,同时教师不吝于把鼓励送给认真思考的学生。尊重他人的行为是出于对他人的内在价值的尊敬,尊重他人是对他人平等人格的尊重,尊重他人的行为是自发的,自然的。教学中,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思考方式,也可能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当然需要不同的时间才能掌握,这正是体现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但是不同的学生同时对问题的思考、对问题的最终完成也体现了每个学生都存在的内在潜能。实践证明,每个学生的这种内在学习的潜能大体上是相同的,只是学生的这种内隐、潜在的倾向、能力和价值有没有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有没有在中学阶段得以全部的释放。教师只有在心理始终怀有对学生的这种内在潜能的无限欣赏和相信,才能将这种欣赏和信任转换为对学生潜能的鼓励和激发,最终使学生的内在价值在某个时刻展现出来。“肯定他者”的观念要求教师牢记“在每一时刻人类都在开始”的观点。[4] 2.利用“最近发展区”,促进学习探求心理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为了强调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充分证明:教学难度过高或过低,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应答表现出不积极,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探究的欲望不高,只有提出的问题接近学生知识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探究欲望才会被激发起来,学生的探究兴趣才会维持在较高水平。比如,在市场出售的某品牌“热敷袋”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细铁粉、碳粉、碎木屑及少量食盐、水等。热敷袋在使用前是盛放在密封的塑料袋内,隔绝外界的空气。启用时,将塑料袋密封处打开,并将塑料袋轻轻搓动,即可感觉到有热量释放。使用后,在塑料袋内有大量铁锈存在。教师希望学生能从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回答:(1)轻轻揉搓“热敷袋”时为什么能放出热量?(2)上述过程中产生大量铁锈,请说明铁锈如何生成的?考虑到该题物质较多、反应原理抽象、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的困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这一问题逐步降低分解成如下一些“阶梯”: (1)提问:“热敷袋产生的热量来源是什么?” (2)进一步提问:“热敷袋中的碳粉的主要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