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弄平炮台边防哨所防雷方案实施浅议
弄平炮台边防哨所防雷方案实施浅议摘要:通过对高山古建筑物易受雷击特点,经过实地堪察对那坡县弄平炮台边防哨所的防雷措施进行了设计及方案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弄平炮台边防哨所多年来受雷击的危害。
关键词:高山古建筑; 雷电防护; 浅谈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cient buildings are vulnerable to lightning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s, through field survey, the Napo County out of Fort Hill border post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fortress hill border posts over the years by the lightning harm.
Key words: Alpine ancient architecture;Lightning;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古建筑与一般建筑物不同,有它自身的特点,不仅需要根据它的特点,考虑新的防雷措施,而且必须在增加防雷设施的同时,防雷装置的安装尽量不破坏建筑物的墙体,不改变古建筑物的外观。弄平炮台山边防哨所是清朝年间修建的防御遗迹,是那坡县境内遗留的古建筑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其地处山顶,雷击伤亡事件时有发生,随着近年来雷击灾害的频频发生,保护此防御遗迹及炮台驻守民兵的生命安全已经克不容缓。现以那坡县弄平炮台边防哨所防雷方案实施与大家探讨。
1弄平炮台边防哨所概况及特征
1.1概况
弄平炮台边防哨所位于那坡县平孟镇平孟村弄平屯附近一座海拔763.9米的山顶上,与边境线直线距离不到200米。古炮台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间(1885年),建成于光绪22 年(1896年 ),历时12年之久,是清朝名将、时任广西提督苏元春督办建成的边关战地防御遗迹。古炮台座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周围筑有1.5米高的护墙,内有阅兵场、巡逻道、炮台,主体建筑分上下二层,上层平顶设垛口、瞭望台,下层设宿舍、厨房、仓库、议事厅。前、正、侧三门额上刻有“金城”、“壁垒”、“锦障”。其中“金城”二字为苏元春所题,意为固若金汤。清代时炮台共设置大铜炮2门,小铜炮10门。整个炮台呈四方形,四面建有交通壕、蔽兵坑,重掩蔽部、观测台、炮座等。炮台的墙壁、顶拱和护墙全部采用大块加工好的方石料构筑而成,石料最大的有2.2米,宽4.6米,厚2.6米,石块接缝处不用灰浆粘结,全靠紧密的互相锁扣,平整划一,建筑难度让人赞叹。弄平古炮台1994年被列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列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西中越边境公路旅游带上具有军事战略意义的重要景点,亦是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2建筑物特征
(1)哨所建筑物的墙壁、顶拱和护墙全部采用大块加工好的方石料构筑而成,哨所地处周围最高点,易受雷击的概率次数大于附近其它地方。
(2)整个哨所三面是悬崖陡壁,只有一面有一条人工开凿的羊肠小道通向山顶,地势险要是真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隘卡。地势十分复杂,防雷接地施工难度大。
2弄平炮台山边防哨所防雷等级确定
目前普遍将国家防雷标准GB50057-94(2005版)《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作为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的防雷标准执行。如何根据高山古建筑物的特殊结构和对防雷的要求,将高山古建筑物防雷标准纳入到GB50057-94(2005版)之中,确定高山古建筑物防雷类别,是做好高山古建筑物防雷工程设计、施工的基础。
2.1年平均雷击密度
根据GB50057-94(2005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建筑年预计雷击次数N。N=K#8226;Ng#8226;Ae来计算弄平炮台山边防哨所的雷击次数。
式中:N—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次/a)、
K—校正系数,高山地区取1.5、
Ng—建筑物所在地雷击大地年平均度(次/Km2#8226;a)、
2.1.1 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按下式确定
Ng=0.024Td1.3:`
式中:Td—年平均雷暴日(d/a)(弄平炮台哨所取85(d/a))
Ng=7.74次/Km2#8226;a。
2.1.2 建筑物等效面积Ae按下式确定:
D=
Ae=〔LW+2(L+W)#8226; +πH(200-H)〕#8226;10-6
式中:D—建筑物每边的扩大宽度(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