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物活性测定与质控.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活性测定与质控

中药材  Journal of Ch inese M edicinal M aterials  第 3 1卷第 4 期 2008年 4 月 4·73 · ·专论 · 生物活性测定在中药质量控制中 应用的可行性及研究思路 肖贵南 ,李瑾翡 ,陈浩桉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 ,广东广州 510 180)   摘要  中药具有成分复杂多变 、活性成分多、药效成分和毒性成分不甚明确等特点 , 目前绝大多数中药制剂质 量控制主要采用理化分析方法 ,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没有与药效学建立直接的内在联系 。中药尤其是注射剂和危 重症疾病的治疗药物需要确保安全有效 ,因而必须重视质量控制与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相结合 。本文旨在介绍一 种能反映中药药效的生物活性测定思路 ,通过生物活性测定法与现代药物分析技术的结合应用 ,使现有中药质量 标准的评价更全面更合理 。当然 ,其中也存在许多难题等待解决 ,但相信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 ,生物活性测定法一 定能在质量控制以及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 关键词  中药 ;生物活性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 R282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2008)   安全 、有效 、质量可控是药品的基本属性 ,这一 性 、有效性的关联 。但 目前在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 点应当通过质量标准体现出来 。2006 年以来我国 究中 ,含量测定指标选择不当是常见问题之一 。经 陆续发生的 “齐二药事件 ”、“鱼腥草注射液事件 ”、 常选用的含量高 、容易控制的成分未必是药效成分 , “香丹注射液事件 ”、“甲氨蝶呤事件 ”等重大事件 , 而含量过低的药效成分又不能保证与临床有效剂量 使公众以及药品质量工作者对药品的安全性问题有 之间的关联性 ,用以控制和评价中药质量不够理想 。 了更深的认识 ,但仅仅关注药品的安全性是远远不 例如以丹参为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复方制 够的 ,实际上药品的有效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更为重 剂 ,测定丹参酚酸比测定丹参酮更能反应药物的质 要 。化学药由于成分单一 、疗效确切 ,有效性指标往 量 ,却未能体现在质量标准中;又如用于痔疮治疗的 往能在临床前得到较好的研究 ,而中药特别是治疗 某中药复方制剂以五倍子为君药 ,考虑到结合状态 急性和重症疾病的中药注射剂 ,如果有效性得不到 的鞣质可与蛋白质作用产生收敛效果 ,其质控指标 保证 ,那么轻则贻误病情 ,重则闹出人命 。因此 ,关 应选择水解后的总没食子酸量与水解前游离没食子 注中药质量标准中的有效性指标是十分重要的。 酸量之差 , 以间接反映结合状态鞣质的含量 , 比采用 1  中药质量控制现状 水解后总没食子酸量为测定指标更能反映产品的有 中药具有成分复杂多变 、活性成分多、药效成分 效性 ,这一点同样未能在现有质量标准中体现出来 。 和毒性成分不甚明确等特点 ,从各级标准所载中药 另外 ,许多适应症完全不同的中药新药却采用相同 质量标准内容可看出 , 自 1953年第一版中国药典发 的含量测定指标 ,如芍药苷 、黄芪甲苷 、大黄素 、绿原 行至今 ,随着现代分析手段的大量应用 , 中药质量控 酸等 ,难以真正反映中药制剂的质量 。中药及其制 制水平有了巨大的飞跃 。从传统的以感官为主发展 剂的质量需要通过真正反映其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成 ( ) 到以仪器 、外观 宏观 表象为主 ,继而又发展到以 分表现出来 ,一旦脱离了这两点 ,其质量标准的制定 ( ) 分子 微观 物质基础为主 。目前绝大多数中药质

文档评论(0)

tangzhao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