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解插页或补白内容如下配图再议天文部分望舒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并将其人格化赋予一定的名字其中月的主持者叫望舒日的主持者叫做羲和七曜也叫做七政即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中国古有七曜在西方与之相对的就是乃至的七天太白金星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黎明见于东方叫做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做长庚四象古人选择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把每个方向的七个星宿想象成动物的形状叫做四象即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参商二十八宿中参宿居于西方商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后世就常
五、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解(插页或补白)
内容如下,配图再议
天文部分
1、望舒: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并将其人格化,赋予一定的名字。其中月的主持者叫“望舒”,日的主持者叫做“羲和”。
2、七曜(yào):也叫做“七政”,即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中国古有七曜,在西方与之相对的就是Sunday、Monday、Tuesday……乃至Saturday的七天。
3、太白金星: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黎明见于东方,叫做“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做“长庚”。
4、四象:古人选择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把每个方向的七个星宿想象成动物的形状,叫做四象,即: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5、参商:二十八宿中,参宿居于西方,商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后世就常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比喻为“参商”。
6、北斗:北斗星座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等七星组成,古人把它们想象成舀酒的斗的形状,故称北斗。古人很重视北斗,利用它辨方向、定季节,因此,常用泰山北斗来比喻权威。
7、分野: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代地上的州郡和国家,使之相对应,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国即是某星的分野。
历法部分
8、春秋: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季,后来称春秋就意味一年,因而记载历史的书也称为“春秋”。
9、孟春:夏历有12月,一年有四季,人们根据四季交替,为这12个月份起了代称。一至十二月分别称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10、天干:古人用“干支”记日,“干”即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guǐ)。
11、地支:子、丑、寅、卯、申、酉、戌、亥、辰、巳、午、未。
12、甲子: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而成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用以纪日和纪年,如甲子、乙丑、丙寅等等。
13、晦朔:古代一个月份中某些日子有特定的称呼,每个月第一天叫做“朔”,最后一天叫做“晦”。晦朔并举,代指一月。
14、望日:古代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做望日,望后的一日叫做既望。
15、时辰: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每天的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小时。和现代的时间相对照,夜半十二点是子时,凌晨两点是丑时,以此类推。
16、人定:古人将黄昏以后的时间叫做人定,人定之后叫做夜半。
17、人日:即正月初七。据传说,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日,初三是猪日,初四是羊日,初五为牛,初六为马。
18、上元:即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旧俗当日以灯为戏,故又称灯节。
19、社日:社日分春社、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是古时候农家祭社祈年的重要节日。
20、寒食:在清明节前两天,据说为纪念春秋名人介子推,寒食节禁火三日,吃冷食,故称寒食。
21、上巳:原指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后固定为三月三日,是人们宴饮郊游赏春的节日。
22、七夕:传说牛郎织女与七月七日相会,故称七夕。当日风俗,妇女穿七孔针、陈列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23、重阳:古人以九月九日为重阳,因九为阳数,日月皆逢九,故此得名。当日有登高饮酒的习俗。
音律部分
24、五音:古人把宫、商、角(jué)、徵(zhǐ)、羽称为五音或五声,大致相当于现代音乐简谱上的1(do)2(re)3(mi)5(sol)6(la),从宫到徵,按照音高低排列,形成一个五声音阶,加上变宫、变徵,相当于7(ti)、4(fis),就形成七音。
25、十二律:律,原指用来定音的竹管,古人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竹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以确定音高,这十二个标准音称作十二律。十二律分阴阳两类,各有六律。
地理部分
26、九州:相传大禹治水后,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随着中国疆土的改变和行政区划的划分,州的数量历代均有改变。
27、山东:战国时称六国为山东,这是因为秦都关中,而六国在崤山函谷关以东的缘故。
28、郡:郡是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历代有所增加,至宋废除郡制。
29、国: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地,也是行政区,国的大小略相当于郡,因此常郡国并称。
30、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贞观年间有十道,至开元年间增至十五道,如江南道、河南道、岭南道等。
31、路:路是宋代的行政区划和军区,最初是为征收赋税和转运漕粮而设,最初全国分为十五路,后有增加。
32、省: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后又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行政区域名,沿用至今。
33、府:依唐代制度,大州称为府,府隶属于道;宋代府隶属于路;元代的府,有的隶属于路,有的直属于中央。
官职部分
34、三公:西汉末年,改丞相为大司徒,改太尉为大司马,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合称三公,行宰相权。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43∕T 140-2023 造林技术规程 .pdf VIP
- 2025广东汕尾市海丰县纪委监委招聘政府聘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飞机构造基础 液压源 液压源的组成(二).pptx VIP
- 正元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系统用户手册(Zyspps Ver5.0).pdf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2版) 茆诗松全套PPT课件.ppt
- 瑶族舞曲(管弦乐)总谱.pdf VIP
- DCS控制室全操作规程.docx VIP
- 爱立信5G四期产品及建设方案介绍.pdf VIP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教学课件(新教材).pptx
- 《汽车鉴定与评估》全套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