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生物地层学 第8章 前寒武纪
第一节 前寒武纪概况 前寒武纪不是正式的地质年代单位,它泛指从寒武纪以前至最早的地质时间这一段漫长的时间间隔。 一、前寒武纪的时间范围及其划分 二.岩系特征及研究方法 前寒武纪地层一般都经受过多次构造运动和多期岩浆活动的影响,分布范围具局限性,加上几乎没有具硬体的生物化石,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前寒武纪地层划分、对比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造成了前寒武纪地层研究方法上的多样化和独特性 1.同位素年龄测定法 是划分、对比前寒武系的重要手段。 采用钾氩法(K/Ar)、铀铅法(U/Pb),铷锶法(Rb/Sr)但误差大,达到5% 影响因素大:晚期热力地质事件促使放射性衰变产物迁移,导致同位素年龄年青化,∴必须结合各种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研究。 2.构造-----岩浆旋回法 以地层的不整合接触,结合岩石特征、构造特征、变质程度、岩浆活动进行综合研究,划分不同的地质构造发展阶段的研究方法。其界线的同时性是相对的(仅能大致相当),比显生宙时代划分对比程度要差。 3.岩石学方法 一些特殊的沉积建造和岩石类型可作为地层划分依据: 鞍山式铁矿:老于1900-2000 Ma 条带碧玉铁质岩类; 南沱冰碛层:距今680-800 Ma 全球冰川发育的产物; 变质程度愈深的岩石,其年代愈老,但非绝对。 太古代变质岩根据形成的温度压力条件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变质相: ①麻粒岩相,岩石变质程度较深,温度700℃、压力109pa,主要为片麻岩、麻粒岩; ②角闪岩相,岩石变质程度中等,大约在575℃-700℃和3-8×108pa温度压力下所成,主要为片麻岩、变粒岩、角闪岩等; ③绿片岩相,变质程度较浅,在更低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所成,主要有片岩、千枚岩、变质砂岩和变质火山岩等。 4.生物地层 主要为海生菌类、藻类、叠层石,而后生动物化石出现于晚期地层中。 叠层石出现的最早地层是古元古代晚期的滹沱群。 微古植物则主要见于中、新元古代(1700-1600Ma),以个体较小(直径小于l0um的属种约近1/4)、膜壳较薄、纹饰简单为特征: 中元古代,以膜壳较厚、个体较大、纹饰复杂且形状多样为特征; 新元古代,则多出现丝状藻、球藻,同时还出现褐藻甚至各种大型宏体(宏观)藻类。 第二节 太古宇时限距今至少在2500Ma以上 一.概述 1.划分 太古宙分为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 相应的年代地层单位是: 始太古界、古太古界、中太古界、新太古界。 2.太古代变质岩可分为三种变质岩区: (1)高级变质岩区:为麻粒岩相 ,变质程度较深 片麻岩、麻粒岩为主; (2)中级变质岩区:为角闪岩相 , 变质程度中等 片麻岩、角闪岩、变粒岩为主; (3)低级变质岩区:为绿片岩相 , 变质程度较浅 片岩、千枚岩、变质砂岩、变质火山岩为主。? 3. TTG岩石 太古宙时期,共存的的侵入岩主要由云英闪长岩(tonalite)、奥长花岗岩(trondjemite)及花岗闪长岩(granodiorite)组成,称为TTG岩石。 TTG岩石是地壳早期演化中构成太古宙基底的主体,也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低密度陆壳,直接漂浮在地幔之上,成为太古宙地壳的结构特色之一。 二.中国的太古宇 1.地层区划 中国的太古宇通常依据其出露情况分为5个地层区,既:塔里木变质岩地层区(I)、华北变质岩地层区(Ⅱ)、扬子变质岩地层区(Ⅲ)和秦岭-大别-苏鲁变质岩地层区(Ⅳ)、华南变质岩地层区区(V)。 2.中国北方的太古宇 中国太古宙地层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该地区从始太古代至新太古代的地质体都有分布。始太古代仅见于鞍山,冀东曹庄深部可能也有。 从总体来看,五台一太行区、冀东区及辽吉区具有代表性,它们囊括了古、中、新太古界。古太古界 以冀东曹庄岩系为代表,由黑云斜长片麻岩、含铬云母石英岩、斜长角闪岩所组成。 中太古界 由麻粒岩、深成奥长花岗岩、云英闪长岩及与火山岩组成。 主要见于冀东的迁安一迁西、吉林龙岗、山东中部郯庐断裂中的沂水、胶东以及辽北等地区,其中以冀东迁西岩群最为典型,而其它地区如吉林以龙岗岩群为代表,郯庐断裂带为沂水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