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官标准转变对中唐士风影响
选官标准转变对中唐士风影响摘 要 中唐时期,出于整顿士风的需要和经世之学的兴起,科举考试一改初盛唐以来文辞取士的标准,德行、文章、吏能三项标准趋于融合,兼擅这些标准的“君子儒”成为理想官员的人格范式,这对中唐士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取士标准 中唐 士风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唐取士标准的调整
科举考试确立于隋代,初盛唐时期,科举考试在不断调整、尝试、变革中发展。当时的取士标准为诗赋取士,文辞优美、典雅是决定因素。安史之乱后,士人普遍批评“以文取士”的偏颇,认为这是造成士风浇薄、人心分崩离析的重要原因。究竟用什么样的标准来改革科举考试,成为当时关注的焦点。中唐科举考试的选官标准的变化,主要是在坚持文词取士这一传统的基础上,增强了对士人德行、吏能和儒术的考察。选官标准的变化,引起士人的精神气质出现了新的风貌。
大历以前的科场风气基本沿袭文辞取士的传统。德宗即位后,特别是在德宗贞元和宪宗元和年间,德行、文章和吏能等取士标准趋向融合,这一综合的取士标准得到了较好地贯彻,具体表现为:
首先:德宗和宪宗在取士中都很重视对士人德行的考察,并多次下诏加以强调。如德宗兴元元年(784)下制强调:“尚德者,教化之所先;贤者,邦家之大本。永言兹道,梦想劳怀。而浇薄之风,趋竞不息”,?豍贞元元年(785)十一月,德宗又下制反对魏晋以来选士“唯尚浮华”,“不稽实行”的弊端。?豎据《唐会要》卷76“进士”条记载,宪宗在元和二年(807)下诏要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或曾任州府小吏,有一事不合清流者,虽有辞艺,并不得申送”,德宗和宪宗对浮华风气的明确反对,扭转了大历以来选举专尚文辞的取士之风,重德行再次成为社会的共识。
其次:贞元、元和时期,在取士中加强了对士人吏能的考察,策问代替诗赋成为主要的考察内容。吴宗国认为此时进士能否录取关键看策问,衡量策问的标准主要是看内容,而不是看词华;策问的内容既考对儒家圣贤学说的理解,又考对现实政治、经济问题的见解。?豏这对于只擅长甲赋、律诗的人来讲是一道难关,而对那些博览经史,关心时事的士人来讲,则是一种福音。现存白居易集中的策问五道,就是贞元十六年的试题,所问的都是方略和时务。策问的内容而不是词华作为衡量策文优劣的标准,正看出当时对于吏能的重视。
再次,贞元、元和时期的知贡举大多能够公正取士,反对浮华轻薄,力求真才实学,能较好地贯彻这一综合的取士标准。如贞元元年至三年鲍防知贡举,据穆员《鲍防碑》记载:“每岁贡士,事绝请托。”贞元三至五年,刘太真知贡举,裴度《刘府君神道碑铭并序》:“贬抑浮伪,仍岁不回。”贞元七年杜黄裳知贡举,《唐摭言》卷八:“志在公选,知与无预品评者” 贞元八年陆贽知贡举,《唐会要》卷76:“推荐艺实之士。”贞元九、十年、十四年,顾少连知贡举,其《请以口问经义录于纸上以便依经疏对奏》:“伏以取士之科,以明经为首。教人之本,则义理为先。”贞元十五至十七年,高郢知贡举,《旧唐书》本传称“进幽独,抑浮华,朋滥之风,翕然一变。”贞元十八至二十年,权德舆知贡举,《封氏见闻记》卷三《贡举》:“参考对策,不访名物,不征隐奥,求通理而已,求辨惑而已。”元和三年卫次公知贡举,《旧唐书》本传:“斥浮华,进贞实,不为时力所摇。”元和七年许孟容知贡举,《旧唐书》本传:“颇抑浮华,选择才艺。”元和八年、九年,韦贯之知贡举,《旧唐书》本传:“抑浮华,先行实,由是趋竞者稍息。”元和十年崔群知贡举,《旧唐书》本传:“选拔才行,咸为公当。”元和十二年李程《全唐文》卷68《授李程平章事制》:“秉彝伦以澄躁竞,核名实以镇浮虚。”元和十五年白居易《李建墓碑铭》:“由文取士,不听誉,不信毁。”
从上述“取士标准”中可以看出,贞元、元和时期的知贡举,大多能抑制浮华,重视选取那些德行高尚、真正通晓儒家经典大义并具有真才实学的士人。知贡举多次反对“浮华”、“华耀”,可见时人对文辞华艳、品性轻薄之人的批判,多次提及的“行实”、“艺实”、“贞实”等词语,都和肃宗以来的“黜华用实”的政策一致,是对有德行、有真才实学之士的评价。总之,反对浮华,选拔真才实学之士,成为贞元、元和时期科场风气的主流。
二、“君子儒”式新型士人的出现
中唐社会理想的人格范式究竟是怎样的呢?以德行为先,并且兼擅德行、文章和吏能的所谓的“君子儒”式的士人品格,是当时所推崇的理想人格。
柳冕《与权侍郎书》认为“君子儒”应该兼擅德行、文章和吏能,君子之儒必须真正理解儒家经典的大义,而当时的取士制度只考察记诵之学,不能有效的引导士人掌握儒学的精义,所以“人物殄瘁,廉耻不兴”。这种真正掌握儒学精义的”君子之儒”,“俾之入仕,即清识君子也。俾之入朝,即王公大人”,能够兼擅德行、辞章和吏能,正是官僚阶层的理想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六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表识字表《写字表》字帖人教版同步字帖描红2.pdf VIP
- 第8课 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教案 -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 VIP
- 高二数学(含创意快闪特效)-【开学第一课】2023年高中秋季开学指南之爱上数学课.pptx VIP
- 第8课 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职专用【2023年秋最新版】.pptx VIP
- 2025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2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设计.pdf
- 某热电厂1×300MW供热机组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doc VIP
- 四年级语文上册《写字表》字帖.pdf VIP
- 地埋管计算方法.doc VIP
- 太极拳理论教学课件.pptx VIP
- 八年级上册语文学习笔记.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