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生情 情入理 情理交融.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境生情 情入理 情理交融

境生情 情入理 情理交融摘 要:情境是引导学生走进语文世界的前提。情境教学坚持情感激发与理想智慧并重,才能够打造生动而深刻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本文立足实际,对此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3-0125-01 语文不仅是教师讲、学生背与练的过程,更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学互动的过程。只有营造生动的课堂情境,才能激发兴趣、情感、思维,在生动、快乐而又内涵丰富的课堂中得到身心全面发展。 一、语文课堂离不开“情与理” 1.情由境生,课堂才有激情。一个感人的故事,让学生带泪阅读;一个趣味的活动,让学生迫不及待。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情感离不开情境。氛围能激发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想探究、想思维、有话说;情境能激发情感共鸣,爱恨交加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 2.情理相融,课堂才显智慧。光有情感的课堂是盲目、浅层次的。学生要能够走出情感、实现理性升华,才能够对文本、情感进行审视。通过理性探究、想象、创新,思维才能够得到发展,情感才能被至于理性引导下。只有理性层次的教学才能为培养智慧的公民,够形成真正的语文能力。 二、情境营造有多少渠道及方法 1.从生活中寻找情境。首先,寻找生活经验。通过学生的回顾,还原或呈现生活化内容。如在高二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中,引入学生熟悉的、社会上时髦的广告词或电视语言,如“职来职往”、“绘声绘色——陈慧琳上海演唱会”等,这些不规范用字现象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与理性思考。如果让学生担当文字医生,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能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 其次,重现或模拟生活场景。教学中善于模拟情境,让学生直观地观看或体验,如通过小品、相声、哑剧表演和其他游戏等,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充分体悟知识。例如:《茶社》等戏曲的教学中,让学生分别扮演一定的角色,进行排练活动,一边不厌其烦地看《茶馆》电影和录像,观察其人物对话、表情语气,一点点学习、揣摩,这样的过程就是对课文深入感悟的过程,这不是语言讲解能够取代的。 2.渲染情感氛围。首先,艺术化手段激发情感。“一场精心安排的音乐课可以仅仅用5%的时间完成60%的教学工作”,可以用音乐、图片、故事、录像等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记念刘和珍君》如果光靠老师讲解,就会觉得文章很晦涩。在课堂引入阶段或者高潮阶段,借助音乐的力量烘托文本的情境,播放相应的画面或情节,就会深切体味到作者深沉的悲愤之情。用艺术化手段激发情感,要注意媒体与学习主题吻合,要尊重不同学生对同一事物感受的差异。 其次,情感渲染还可以通过朗读来实现。要领略文章的激情不能光听,更要靠读。学生在朗读中才能把自己带入“身临其境”中,与文本直接对话。教师可以用大量时间、采取多样化方式让学生大声、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味文本,在朗读中不断揣摩,在不断寻找最佳表达方式的过程中去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朗读中把无声文本变成抑扬顿挫的、富有情感的声音,感受作者对生活与生命的理解。与其说是朗读,不若说是用心去感受、对话。 3.激发思维情境。首先,要学会设置问题。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激发学生去分析、思考、交流探究,形成问题情境。例如《我与地坛》一课,设计这样的问题:①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②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悟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③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曾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或所谓逆反心理给自己的母亲出过难题吗?既能使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又能引发学生自身的探索意识。 其次,要引发学生质疑,升华学生思维。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发展是辩证否定的过程,事物的发展离不开批判精神。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去分析作者的意图、把握文本精神。还要意识到文本并不是既定的天理与法则,而要站在更高的高度去审视全文,审视作者的视角,审视那个年代等,让我们看到学生的这种智慧,才能够培养真正的创新人才。 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营造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情感推动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尤其适用于写作教学,例如在作文《手》教学中,在音乐与图片的烘托下,让学生观看老农的手、煤矿个人的手、手模的手、汶川地震中废墟中伸出来的手等等,通过这些手的观察激发学生情感,进而引发学生对这些手背后故事的关注与联想。 三、情境教学要注意几点 1.占用丰富的感性材料。情境是材料组成的,教师要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并在课堂中通过多媒体、实物展示、故事讲解、学生表演、教师朗读等各种方式让学生体验与观察,才能够形成良好的情景。 2.情境与学习主题相关。情境无论多么富有深情、智慧,都要建立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