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验四活性炭吸附试验(综合)
实验四 活性炭吸附实验(综合)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并熟悉整个实验过程的操作。
2.掌握用“间歇法”、“连续流”法确定活性炭处理污水的设计参数的方法。
综合性实验,实验时数可安排为0.2周。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实验仪器:烘箱、振荡器、pH计等
实验器材:蠕动泵、有机玻璃柱、COD测定装置、烧杯、移液管等。
实验材料:活性炭、滤纸、常规化学药剂等。
三、实验前准备工作
1.预习实验指导书实验四的内容。
2.将活性炭放在蒸馏水中浸24h,然后放在105℃烘箱内烘至恒重,再将烘干后的活性炭压碎,制成200目的粉末活性炭,放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3.熟悉实验装置。
4.熟悉COD、SS等指标的测定方法。
四、实验注意事项
1.由于实验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实验前必须认真阅读《给水工程》课本中关于活性炭吸附的相关内容。
2.必须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五、实验原理
活性炭吸附是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个方面。通常,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采用活性炭的吸附量q表示。
(式4.1)
式中:q——活性炭吸附量,即单位质量的活性炭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量,g/g;
V——污水体积,L;
C0,C:——分别为吸附前原水及吸附平衡时污水中的物质浓度,g/L;
X——被吸附物质重量,g;
M——活性炭投加量,g。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量随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两者之间的变化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通常用费兰德利希经验式加以表达。
(式4.2)
式中:q——活性炭吸附量,g/g;
C——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g/L;
K,n——常数(与溶液的温度,pH值以及吸附剂和被吸附物质有关)。
K,n值求法如下:通过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测得q、C一一相应之值,将式(4-2)取对数后变换为:
(式4.3)
将q、C相应点会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所得直线斜率为,截距为K。
采用连续流方式的活性炭层吸附性能可用勃哈特(Bohart)和亚当斯(Admas)所提出的关系式来表达:
(式4.4)
(式4.5)
式中:t——工作时间,h;
V——流速,m/h;
D——活性炭层厚度,m;
K——速度常数,L/mg·h;
N0——吸附容量,即达到饱和时被吸附物质的吸附量,mg/L;
C0——进水中被吸附物质浓度,mg/L,CB:允许出水物质浓度,mg/L。
当工作时间t=0时,能使出水溶质浓度小于CB的炭层理论深度称为活性炭层的临界深度,其值由式(4-5)中t=0推出:
(式4.6)
炭柱的吸附容量(N0)和速度常数K,可以通过连续流活性炭吸附实验并利用式(4.5)t~D线性关系回归或作图法求出。
六、实验内容
1.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参数测定。
2.连续流活性炭吸附实验参数测定。
根据实验学时的具体安排,学生实验可选做上述部分或全部内容。
七、实验方法与步骤
1.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
(1)将某污水用滤布过滤,去除水中悬浮物,或自配污水,测定该污水的COD、pH、SS等值。
(2)在6个500 mL的三角烧瓶中分别投加0、100、200、300、400、500 mg粉末活性炭。
(3)在每个三角烧瓶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污水,使每个烧瓶中的COD浓度与活性炭浓度的比值在0.055之间(没有投加活性炭的烧瓶除外)。
(4)测定水温,将三角烧瓶放在振荡器上振荡,当达到吸附平衡(将时间延至滤出水COD值不再改变)时即可停止振荡(振荡时间一般30 min以上)。
(5)过滤各三角烧瓶中的污水,测定其剩余COD值,求出吸附量x。
实验记录填入表4.1中。
表4.1 活性炭间歇实验记录表
序号 原污水 出水 污水体积(mL) 活性炭投加量(mg) COD去除率(%) 备注 COD
(mg/L) pH 水温(℃) SS
(mg/L) COD
(mg/L) pH SS
(mg/L) 2.连续流活性炭吸附实验
(1)测定污水的COD、pH、SS、水温等各项指标,并记入表4.2。
(2)在有机玻璃柱内装入500750 mm高经水洗烘干后的活性炭。
(3)以每分钟40200 mL的流量(具体可参照水质而定),按照降流的方式运行(运行时,炭层中不应有空气气泡)。实验要求用3种不同的流速进行。
(4)每一流速运行稳定后,每隔1030 min取样,测定出水COD值,至出水中COD浓度达到进水中COD浓度的.9-0.95为止。将结果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试验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验目的掌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PPT
- 试验一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DOC
- 识字8(使用的).PPT
- 试验一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轴径.DOC
- 试验一:果蝇性状观察与雌雄鉴别.DOC
- 试验七干燥试验.DOC
- 试验三无线射频技术.PPT
- 试验5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PPT
- 试验七红外线水分测定法.PPT
- 试验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悬浮聚合).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最近下载
-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ocx VIP
- (2025春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pdf
-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 物业管理服务报价表完整优秀版 .pdf VIP
-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doc VIP
- 莒县鸿瑞矿业有限公司新型节能环保型石灰窑项目(三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docx VIP
-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df
- ZOOM声乐乐器L-12 快速入门 (Chines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基于单片机的宠物喂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 中小学(三阶魔方的复原)校本教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