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讲日本的公司治理模式
第9讲 日本的公司治理模式 内容提纲 1. 背景知识 2.本公司治理的特点 3.本公司治理的变革与讨论 4.日本公司治理模式的启示 1. 背景知识 社会文化总体面貌 东方国家 近代以来,工业化改变了日本经济、社会的面貌 将对立的东西加以调和,一方面吸收最先进的文化,一方面保留自己的传统 二战后日本的经济腾飞 战后日本经济体制的改革:对西方先进工业化国家经济体制的摹仿,对日本传统经济体制的改造,建立一套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 既适应了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又适应了日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促成了日本战后的经济“奇迹”。 经济“奇迹” 对它的经济体制又提出新的要求 股权结构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财阀中心、万能的股东大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财阀解体 财阀持有的股权放出 / 一般大众持有将近60% 1950年代后期:资本自由化 出于防止外国资本,公司间相互持股 1989年最高达到金融机构46.0%、企事业法人24.8%、证券公司2.0%,散户股东持有不到30% 2. 日本公司治理的特点 (教材p.186) (1)交叉持股和主银行制 主银行的概念 是公司最大的贷款人(Largest creditor) 大股东之一(One of the major shareholders) 公司各类金融服务(financial services)的主要提供者 对公司进行密切监管(Monitoring) 主银行的监管功能 执行监管的职能: 事前监督(Ex Ante Monitoring):投资决策(investment decision) 事中监督(Interim Monitoring):商务与项目的进展与表现(performance of the on-going business and projects) 事后监督(Ex Post Monitoring):评估财务业绩,当公司面临重大困境时承担最重要的救助任务 主银行制的优点 对于银行的客户公司(Client Companies) 能够实施长期投资 陷入困境时能得到终极救助(last resort) 稳定的股东(stable shareholders) 对于银行 降低了信息不对称 获得长期的贷款客户,eg. 超额存款(Excessive deposits), 工资账户(salary accounts) 稳定的股权 (2)日本公司的董事会 日本董事会的一些特点 大部分董事是公司高管 沉默的股东( Silent Shareholders ) 董事会的规模很大:1995年,60%的大公司 (资本大于5000亿日元以上) 的董事会拥有 30 名以上的董事,拥有40 名或 50名以上的董事也很常见 董事会开会次数很少,成为橡皮图章(rubber-stamp) 信息披露较少 优点与缺点 (3)日本公司的激励机制 1. 层级制度(Promotion according to seniority) 日本公司主要通过事业型激励机制实现对经理人员的有效机制(p.187) 2. 终生雇佣(life time employment system) 员工岗位稳定,技能得到长期的提升 (4)日本公司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利益相关者: 政府 消费者(consumers) 顾客(customers) 雇员( employees) 社区(local communities) 下一代(future generations)等 日本公司与政府的关系 政府限制竞争 公司与政府形成了紧密联系(Strong government-business ties) 日本公司与雇员的关系 对公司的理解:由经营者、技术人员、熟练工、营业人员等组成的组织体”,是 “人力资本”的集合体,而非单纯的被资本雇佣的劳动力等要素的集合,不再是资本所有者或资金提供者、雇佣劳动力以追求资本利润最大化的“古典企业”。 日本公司的社会责任 股东被视为各类利益相关者群体中的一类 日本公司对顾客的重视度相对更高 同时股东第一( shareholder primacy )原则也越来越受重视 有节制的股东第一‘enlightened shareholder primacy’, 而非“贪婪的股东第一”(greed-driven shareholder primacy) 启示:对顾客的重视长远来看,也是对股东最有利的 股东利益的多元化 社会股东的增加,导致公司需要关注更多的社会责任,如人权(human rights)、劳工标准( labor standards )、环境关注( environmental concerns )以及公共关系 同时,作为社会股东,又往往只关注股票的价格 从而导致公司治理的“多重标准(triple-bottom-line) 4. 日本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