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出马-企业创始人新征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将出马-企业创始人新征途

老将出马:企业创始人新征途以前,他们冲锋陷阵,是各自领域所向披靡的猛将;后来,他们功成身退,成为企业运筹帷幄的统帅;如今,他们重披战袍,担负起重振雄风、力挽狂澜的重任。 在沉浮跌宕的商海中,史蒂夫·乔布斯、稻盛和夫、迈克尔·戴尔、霍华德·舒尔兹、柳传志、张忠谋、郭台铭……这些名字如雷贯耳。在上世纪,他们就以卓越的领导力带领各自的企业树立功勋、写就传奇;当名誉和权力达到顶峰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激流勇退、让位于年轻一代,寄希望于接班人能“后浪推前浪”。 但始料未及的是,商业环境波诡云谲、经济形势风云突变,尤其是在2008年前后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阴霾的笼罩之下,他们的企业风云不再、甚至一蹶不振,危难之际,这些本该安享天伦之乐的创始人再度出山,上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拯救大戏。 按照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他们的复出令人难以置信,毕竟大多数人已白发苍苍,身体状况令人堪忧。而且,他们已淡出管理一线多年,市场瞬息万变,尤其是IT和科技领域,沧海转眼桑田。 此外,阻碍企业前进的往往是他们当初的成功经验,否定自我、涅重生注定不会轻松。更何况,创始人面临的压力是接班人或空降兵无法相提并论的—如果失败,谁还有威望担当复兴重任?整个企业也许将遭遇彻底的信心崩溃。因此,复出之路将比创业时更为艰难、更加痛苦。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抛弃已经到手的名利重回一线?答案只有一个—他们爱自己的企业胜过一切,包括生命。 功成名就,激流勇退 美国畅销书作家吉姆·柯林斯曾说过:“伟大公司的创办人通常都是制造时钟的人,而不是报时的人。” 被尊称为“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不仅在日本企业界享有盛誉,而且深受中国企业家推崇,他的“阿米巴式经营法”广为传播,《干法》、《活法》等著作风靡一时。 相信不少人对他的经营奇迹耳熟能详:1959年,他在京都创办京都陶瓷公司,10年间,这家只有8个人的小作坊成功在日本股票市场上市,并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企业;1984,他又创立第二电话公司,在国家垄断势力强大的电信行业,这家民营通讯企业在夹缝中跻身世界500强。 成功创办并率领两家不同的企业闯入世界500强,这是世界商业史上的奇迹。名满天下之际,时年65岁的稻盛和夫于1997年离开企业管理一线,只担任京瓷与第二电话公司的名誉总裁。他在京都附近的圆福寺剃度出家,身穿麻衣草鞋,化缘、吃斋,与其他僧侣并无区别。 1987年,霍华德·舒尔兹用千辛万苦筹集的165万美元创办一家咖啡店。到1992年,星巴克在美国已开店53家,并于当年6月26日在纳斯达克公开上市。在上世纪90年代,星巴克年均增速为25%-30%。20世纪最后一年,星巴克已经在全球拥有3500家分店,销售额达到17亿美元。星巴克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浓缩咖啡成为美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00年,47岁的舒尔茨将CEO的职务交给奥林·史密斯担任,他只担任星巴克董事长兼首席战略官。1984年,柳传志与中科院的10多名同事一起用20万元经费创立联想。在产业报国的宏愿下,以“贸工技”为路径,到2010年已发展成拥有4万多名员工、总资产1100多亿元、营业额1460亿元的跨国集团。不过,早在2004年12月8日,在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顺利完成对IBM全球PC业务的收购之后,柳传志正式宣布由杨元庆接任董事局主席一职,他只担任联想控股总裁、集团董事。 郭台铭创业比张忠谋更早。1974年,他与几位合伙人凑了30万台币在台北县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与15名员工挤在租来的厂房里工作;1988年郭台铭进军深圳龙岗,是第一批进军大陆的台湾企业家;上世纪90年代初,各地生产基地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90年代末,他并购拿下世界IT名企,并在台湾本土收购下游生产企业;2000年之后,富士康大手笔投入渠道建设,并试图避开代工客户竞争的领域自创品牌,往上游进发,在打通产业链的征程中,“全球代工帝国”变得日益凶猛、庞大。 2008年4月1日,郭台铭宣布交棒,富士康进入“12金刚世代”。同年7月底,他和曾馨莹顺利完婚,安心享受甜蜜生活。 经过数十年的打拼,诸位创始人早已确立江湖地位,无需再证明什么,即便不在江湖,江湖也会有他们的传说。他们将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安度余生、颐养天年。 再度出山,力挽狂澜 在这些企业的后续发展中,我们将发现,这些世界顶级公司对创始人的依赖有多严重。尽管有金融风暴的影响,也有历史遗留问题的堆积,但不得不承认的尴尬事实是:卓越领导人既是助推企业升空的引擎,又是限制发展的天花板。 2008年1月,全球经济危机即将肆虐的前夜,星巴克突然深陷绝境:美国门店增长遭遇瓶颈,客流量持续下降,公众的非议与日俱增,企业价值观模糊不堪。在此之前,舒尔茨写信给时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