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文核心期刊 2014年第4期
J.NORTHWESTUNIVERSITYFOR andSocialScience) No.4.2014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口述史”在民族音乐发展中的历史与逻辑
——基于土家族土司音乐研究
熊晓辉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 要]20世纪40年代,“口述史”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在西方悄然兴起。近年来,特别是在民族音乐学研究
中,运用了“口述史”理论与方法,使得民族音乐领域中的“口述史”研究获得较大的进步与突破。学者们在重视民族音乐
本体研究的同时,开始重视民族音乐“口述史”实存分析研究,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研究成果。但是,音乐学界对“口述史”
方法在具体的运用中还存在许多疑惑与误解,对“口述史”的价值、地位、特征等还认识不足。民族音乐“口述史”研究有
着独特的范畴和特点,以土家族土司音乐为例,其“口述史”研究同样有着自身的规律和法则,尤其是对土司时期反映土
家族人民俗生活、仪式音乐与典型的土司音乐等实存音乐现象进行的“口述史”研究。人们运用了现代录音、录像技术,
记叙了土司到普通民众在民俗、宗教、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生活历程。如今,“口述史”将借土家族音乐更广泛、深刻
地记录下土家族社会发展的历史痕迹。
[关键词]民族音乐;口述史;土家族;土司;音乐文化
008710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4)04
“口述史”(Oral
History)是研究者运用录音、访谈、叙事等相关方式,收集整理调查者的口传记忆、
口述材料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进行整理还原的历史田。自从20世纪4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建立“口述史”研究室以来,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口述史”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也被许多国家、许多学科
广泛利用。如今,“口述史”指的是现代“口述史学”,是运用一切手段收集、保存和传播即将过去的“声
音”,然后整理成文字稿,并对这些“口述史料”进行研究的历史分支学科圆。“口述史”作为一种科学方
法论及其在民族音乐研究中的运用,音乐界并不陌生,但这一学科同民族音乐的关系和来龙去脉却没有
得到符合实际的定性,以及对其学科身份、语境等还没有进行恰如其分的阐释。尤其是近20年来,随着
西方“口述史”理论的逐步引进,各个学科领域的“口述史”研究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经过实地调
查研究,不难发现“口述史”研究大多聚焦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宗教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
学科中,它努力提倡的挖掘史料、抢救遗产、拓宽领域等优势不能充分体现出来,也不能被其他学科所共
享。由于民族音乐的历史特殊性,新中国建立之前,一些民族民问音乐被历代统治集团和主流思想看成
“下三滥”“下九流”“下里巴人”,既不能登大礼之堂,也不能上案牍。因此,民族音乐只能依靠民间艺人
1220
[收稿日期]2013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2年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明清时期土家族土司音乐文化研究”(编号:
HNYTZ01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熊晓辉(1967),男,湖南凤凰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音乐、音乐人类学及钢琴教学
研究。
87
内部口头传承勾勒出一部民族音乐模糊史,它除了对民问实存音乐的现象没有真正摸清弄通外,还使我
们失去了对口述真实存在的敏感。基于此类情况,我们把“口述史”方法引入土家族土司音乐研究,目的
在于弄清土家族土司音乐发展的“群体记忆”特点,以求得到大量“在场”的经验,通过对土家族土司音乐
“口述史”分析,有望回到民族音乐“朴素的原点”,即土家族“音乐行为”是一种具有主体性的实存行为。
我们应该对民族音乐业已存在的现象,做出其之所以“存在”的科学合理地解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二次创作”让美术作业焕发新的生命力——“母亲节”主题绘画活动的启示.pdf
- “二高一陈”绘画作品中的日本绘画元素.pdf
- “二夹弦”文场音乐与武场音乐特色辨析.pdf
- “点滴生活”——法国科西嘉岛文化遗产特色传承的启示.pdf
- “泛听音乐”与“聆听音乐”的比较性意义.pdf
- “房-树-人”绘画技术在未成年犯心理辅导中的运用.pdf
- “改善生活”的两种历史范式及其文化启示.pdf
- “风搅雪”音乐现象研究.pdf
- “歌筹”中的三件宝——越南音乐的活化石(上).pdf
- “构架在国界上的音乐教育”——中俄音乐基础教育比较.pdf
- 解析卷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精华版)附答案详解.docx
- 解析卷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精练)附答案详解.docx
- 解析卷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综合题】附答案详解.docx
- 解析卷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基础题)附答案详解.docx
- 解析卷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真题汇编)附答案详解.docx
- 解析卷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精华版)附答案详解.docx
- 解析卷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docx
- 命题与半命题作文(讲义)-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pdf
- 2025年野生食用菌行业深度研究报告.docx
- 解析卷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培优)附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