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恋与网络欺凌: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pdf
-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6,Vol.4,No.11,676 683
Psychology:Techniques andApplications
自恋与网络欺凌: 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
1 2
李 伟 李 坤 张庆春
1 2
(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兰州 730030) ( 化龙镇实验小学, 寿光 262719)
摘 要 为了探讨道德推脱在自恋和网络欺凌之间的中介作用, 采用自恋人格问卷、 网络欺凌问卷和
道德推脱问卷对37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 有效问卷307份。研究发现, 网络欺凌、 显性自恋、 隐性自
恋和道德推脱在性别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年级上只有隐性自恋差异显著。 显性自恋与网络欺凌相
关不显著。 道德推脱在隐性自恋和网络欺凌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 显性自恋; 隐性自恋; 网络欺凌; 道德推脱
分类号 B848.4
-
DOI:10.16842/ j.cnki.issn2095 5588.2016.11.006
面则表现出明显的自我服务偏差和自我增强效应
1 引言
等 (Morf &Rhodewalt,2001;Young&Pinsky,2006)。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自恋人格是一种普遍存在 Cooper和Ronningstam (1992) 以及 Gabbard (1989)
的人格倾向, 并把它作为一种普遍人格特质进行研 提出了自恋的两形式说: 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
究,认为一定程度的自恋对保持积极的、 稳定的自 显性自恋者具有明显的夸大的自我感觉, 要求他
我形象和对自我整体的觉察都是必要的。 Emmons 人的关注、 傲慢、 外倾性、 自信和表现欲望强烈;
(1987) 认为, 自恋是以自我关注、 自我中心或自 而隐性自恋者则有着强烈的自卑感、 对他人的批
-
私为特征的。 Raskin 和Terry (1988) 根据DSM III 评极度敏感、 易焦虑、 易遭受生活创伤, 但二者
中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定义, 把自恋看成是一种特 都具有: 极端的自我关注、 缺乏共情能力、 漠视
质, 在每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不同, 主要特征包 他人的需要等特征。
括自我钦慕, 夸大, 对才能的过分幻想, 过分的 已有研究表明面对自我威胁源时, 相对于低
表现和对批评的防御性, 人际关系上的特权感, 自恋者, 高自恋者在面对自我威胁源时会表现出
利用他人, 缺乏共情。 高自恋者虽然持有积极的 更高水平的攻击性, 高自恋者为了保持其过分夸大
自我概念和较高的自尊水平, 但其自我却十分脆 的自我形象更可能对威胁对象实施攻击,并且报告的
弱, 需要不断通过外部的肯定来维护与加强, 以 愤怒体验显著高于低自恋者 (Bushman & Baumeister,
达到维持自我特权感、 自我增强与保障自我权利 1998;Hart &Joubert,1996;Rhodewalt &Morf,1998)。
和社会地位的目的。 因此, 自恋者必须通过一系 Twenge和Campbell (2003) 经过系统的研究发现,
列的调节手段来促成自我、 认知、 情感和环境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