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救国理论的体系结构及其价值.pdfVIP

论科学救国理论的体系结构及其价值.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科学救国理论的体系结构及其价值.pdf

2004年7月 学 术 交 流 Jul.,2004 Serial No.7 Academic No.124 总第124期第7期 Exchange 论科学救国理论的体系结构及其价值 南江波 (咸阳师范学院政法系,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科学派的救国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由科学本体论、科学方法论、科 学精神论、科学价值论和科学应用论组成。科学救国理论的传播最先触动国内先进知识分子 的灵感,引发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思想学术的历史性转变。科学救国理论是引导20世纪中 国社会前进的重要思想航标。 [关键词】科学救国理论;中国科学社;任鸿隽;体系结构;科学本体;科学方法;科学价值 长期以来,学者们多以为陈独秀和《新青年》杂志是科学民主思潮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其实不然, 以任鸿隽、杨铨等为代表的五四时期留美学生的真知灼见才是科学救国论的思想源头。在他们那里科 学救国论不是一些零乱的精神感慨,而是一个富于理性、匠心独运、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其 中,科学本体论、科学精神论、科学价值论和科学应用论构成了这一体系的基本框架。科学救国思想的 问世,对于促进清末民初中国思想界的历史性转变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它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发 端;gt学派及其科学救国论实际上是上个世纪中华民族的群体先知和重要的思想向导。 一、科学救国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清末民初,西学传入中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期间又经历了多次维新、新政和革命,国民已初步受到 新学启蒙,开始接受新知识新思想,但是守旧思想和习惯势力依然十分强大,它们一有机会,就追不及待 地跳出来,极尽复旧之能事,力图将中国拉回孔教儒学的旧轨,重新禁锢人们的思想,愚化人们的心灵。 《科学》问世之际,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守旧势力竟然不顾日本“2l条要求”带来的亡国危险,不思励精图 治,却倒行逆施,乞求于孔教帝制以图挽救其岌岌可危的命运。一时间复古改制之声迭起,“请复科举者 有人,请废学堂者有人,甚至请复辟者亦有人……”【11闹得沸沸扬扬,大有一举葬送民国、灭绝新学之势。 此外,儒教文化和士大夫知识分子根深蒂固的“本末”、“体用”观念及其在社会潜意识中的流毒,曾经长 期禁锢人们的思想,致使崇尚虚文、鄙视实践,成为一种可怕的民族癖好,由此造成中国与科学一直失之 交臂,挽救危亡的努力总是功败垂成。 梁启超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人对科学普遍持有三种错误观点:其一是贬低科学和将科学庸俗化。中 国人迷信“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这一类话,始终将“什么超凡入圣 的大本领,什么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纶”视为比科学更宝贵的大学问,自鸣得意于“中体西用”之说。从而 将科学庸俗化。其二是不理解科学本身的价值,误以为科学就是数学、几何学、物理学、化学等,充其量 不过是理工学科的通称而已,从而将科学作片面化的理解。其三是非理性化。主要表现为随声附和欧 【收稿日期】2004—02—14 【作者简介】南江波(1957一),男,陕西乾县人,咸阳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陕西天之骄律师事务所律师,从事法 学、哲学研究。 · 19· 美“诡激之论”,无端将战争频仍、贫富差别扩大、伦理道德变异和社会动乱等流弊一概归咎于科学的进 步,有意“摭拾欧美近代少数偏激之谭,来掩饰自己的固陋”‘2|。 面对现状,欲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倡导科学,刻不容缓。近而由此引发出了国人对什么是科学、科学 的意义是什么等一系列关于科学救国基本理论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二、科学救国理论的体系结构 《科学》创刊之初,任鸿隽①等科学社成员即开始针对国内流行的种种心理、怀疑和误解,进行系统 而深入的研究论证,努力诠释科学的定义、属性及其相关问题,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而又颇具说服 力的科学本体论、方法论、精神论、价值论和应用论,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