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县一次暴雨过程天气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鄱阳县一次暴雨过程天气研究

鄱阳县一次暴雨过程天气研究摘要:2012年5月12日鄱阳县出现了一次暴雨降水天气过程。本文通过西风带长波槽、西南涡、低空急流的时空变化分析,探讨了暴雨过程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暴雨带的形成与中尺度天气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高空的低槽东移,中低层的有切变和低涡共同影响,以及暖湿的西南急流不断的输送水气,为暴雨的形成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关键词:西风带长波槽;西南涡;低空急流;切变线 Abstract: on May 12, 2012 Po Yang county appeared a storm rainfall weather process.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a long wave trough, southwest vortex, low level jet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analysis, probes into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heavy rain proces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of mesoscale heavy rain belt with weather system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High altitude low slot towards the east, a low-rise shear and vortex of common effect, and warm, southwest has been carrying water rapid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heavy rain create sufficient conditions. Key words: a long wave trough; Southwest vortex; Low level jet; Shear line 中图分类号:P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暴雨是一种影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长时间的暴雨常导致山洪爆发,水库跨坝,江河横溢,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讯中断,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在中国暴雨是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其来得快,雨势猛,尤其是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造成洪涝灾害。暴雨的危害主要有两种:渍涝危害和洪涝灾害。 我国气象学者就暴雨形成原因做了许多工作。华南暴雨的研究[1]表明,热带气流的涌进和影响,以及热带天气系统和西风带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华南前汛期特大暴雨有重要作用,所以大尺度环流的调整与发展是暴雨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暴雨的降落需要大量的水汽供应,水汽输入大于输出,特大暴雨前总水汽净通量逐日增加。此外,朱乾根对低空急流与暴雨的关系的研究表明,由于急流本身动能集中,分布极不均匀,常引起强的辐合与辐散,并出现相应的垂直环流,有利于对流活动的发展,触发暴雨产生[2]。我国学者孙淑清等对大气稳定度变化的分析指出,降水期间大气低层有对流不稳定能量的积聚,涡层不稳定的维持对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环境场,制约着切变线上低涡扰动的发展 [3]。对暴雨反馈问题的研究也不能忽视,暴雨过程中向上输送的能量和水汽可改变大气原来的风场及温湿分布,而且水汽凝结潜热释放和强对流导致的潜热向上输送又会加强对流发展[4]。 2012年5月12日鄱阳县出现了一次暴雨降水过程,本文以这一次暴雨过程为例,分析了西风带长波槽、西南涡、低空急流的时空变化,探讨了区域性暴雨天气发生发展的中尺度形成机制,以增强对该类暴雨天气过程的认识,提高气象部门对灾害性天气的预警决策能力,为气象预报工作服务。 2.研究区概况 鄱阳县地处两湖盆地,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鄱阳湖的东岸,是江西省面积第二大县,亦是全国第二大水产县。鄱阳是赣东北、皖西南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国湖城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域。境内东北依山,西南濒湖,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依次形成低山、丘陵、湖区、平原兼有多地貌地形。有大、中、小型水库359座,水域面积达948.7平方千米,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2.5%,其中鄱阳湖约有313平方千米水域在该县范围内。其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型,年均气温16.9℃~17.7℃,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数达2000小时以上,雨量充沛,年降水量为1608mm,四季分明,无霜期长达274d。 3.天气形式分析 5月12日在高空有低槽不断加强东移,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源源不断的为研究区上空输送水气条件,在中低层有切变和西南涡与之配合,产生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使这次暴雨过程一触即发。 3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