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种罕见皮肤黏膜良性肿瘤
3种罕见皮肤黏膜良性肿瘤多形性脂肪瘤
多形性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皮下组织良性脂肪瘤。Evans等曾以“非典型性脂肪瘤”报道过9例,尔后1981年才由Shmookler和Enzinger首次以多形性脂肪瘤公开报道了48例;而国内至今仅见有8例的公开文献报道。至此,作者共见文献报道65例,其中男51例(78.46%),50岁以上61例(93.85%)。其病程皆较长,生长缓慢,多位于肩、颈、背部皮下,占全部病例的78.46%。迄今为止,多形性脂肪瘤的病因及组织起源不明,有学者认为其属于脂肪瘤的变异型,并考虑其发生与激素及性链基因有关。
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个别病例局部可有压痛。瘤体呈球形、类球形或分叶状,最大直径0.8~20cm不等,全部或部分带有包膜;肿瘤切面呈灰黄色、黄色或黄褐色,质地不均一,无坏死区。光镜下肿瘤实质为成熟的脂肪细胞、梭形细胞、单核和多核的瘤巨细胞组成。具有诊断意义的是肿瘤实质内可见小花样巨细胞,该细胞具有多个核并排列于细胞边缘,彼此重叠,呈花瓣状,胞浆量中等,嗜伊红。小花样巨细胞附近可见数量不等的胶原纤维束;肿瘤间质血管不显著,大部分间质内可见炎症细胞浸润灶,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瘤细胞中核分裂偶见,但无病理性核分裂及肿瘤坏死现象。诊断过程中注意与多形性脂肪肉瘤相鉴别。
典型病例:患者,男,60岁。以左肩部无痛性皮下肿物10年于1994年6月入院。10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左肩部皮下有一核桃大肿物,其后逐渐长大至手拳大小,近月余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既往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查体:左肩部前方肩锁关节下方皮下可触及8cm×8cm×5cm类球形肿物,质地中等,与周围组织及皮肤无粘连,无触痛,局部皮肤色泽如常。临床以“纤维脂肪瘤”行单纯肿瘤切除术,切除肿物包膜完整,切面呈黄色,有半透明区,无囊变及坏死,病理组织学诊断:多形性脂肪瘤。
疣状黄瘤
疣状黄瘤是一种颇罕见皮肤黏膜的良性肿瘤,目前仅发现在阴部皮肤和口腔黏膜。自1971年Shafer首次描述至今英日文献中仅见百余例报道,国内只有个别病例报道。虽然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不明,但本病不伴有全身性的脂质代谢异常。Cobb等认为上皮细胞在炎症反应的作用下,细胞膜脂质破坏被吞噬细胞吞噬而形成泡沫细胞,并认为炎症是其原发病变;而Buchner等否认病变的炎症性质;Santa等认为其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也有学者在病变的角化不全上皮中查到了真菌菌丝;另外个别病例报道提示可继发于寻常型天疱疮。从国外报道的资料看,白种人较黑种人具有易感性。男女患病率几乎相等。各年龄段几乎均可发病,最小年龄14岁,平均40~45岁。平均病程为数月,最长可达30年。
临床表现为孤立的、无症状或轻度触痛的、慢性生长性肿物,外观为疣状、菜花状或乳头状,多为正常肤色或黏膜色,有时呈红色、灰黄色或黄色,病变最大直径一般小于2cm,但最大者可达4cm。主要发生于口腔黏膜,个别发生于女阴和阴茎。病理组织学上病变为乳头瘤状增生,表面被覆角化不全的复层鳞状上皮,上皮脚向下延伸至几乎同一水平线上,真皮乳头部为大量的泡沫细胞,其下为一条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带。其主要特征是其上皮脚间的泡沫细胞,泡沫细胞苏旦Ⅲ染色阳性,PAS染色淀粉酶消化前后均阳性,说明泡沫细胞的胞浆内的泡沫为脂质。电镜检查证实泡沫细胞为巨噬细胞或组织细胞,并且胞浆内含有大量的脂滴。疣状黄瘤临床上常常诊断为乳头状瘤、纤维瘤、寻常疣、疣状癌等,因此,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所见的特征性泡沫细胞,但也应该与其他黄色瘤、黄色肉芽肿、颗粒细胞瘤等鉴别。
典型病例:患者,女,53岁。1992年4月无意中发现舌腹左侧缘有一蚕豆大无痛性肿物,于1992年5月来院就诊。既往健康,无局部外伤和其他口腔黏膜病变史,不吸烟。家族中无类似疾病。身体其他部位无类似病变。专科检查:舌体腹侧左侧缘有一个1.5cm×1.0cm×0.4cm大小高出舌体表面的扁平肿物,界限清楚,表面欠光滑呈乳头状,广基无蒂,质地较软,正常黏膜色,无触痛。血常规、血糖和血脂检查正常。临床以乳头状瘤行肿瘤单纯切除术。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经PAS染色诊断为疣状黄瘤。
皮样瘤
皮样瘤是一种发生于空腔脏器的原发性良性畸胎瘤。多发生于结肠和直肠部位。Mauer称其为多毛息肉。国内首例为皮卫平和陈乐真1986年所报道,其后又有几例个案报道。根据目前报道病例以女性居多,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病程1年至十数年不等。临床上可没有任何症状,但可触及包块或发生于肠道者可见便中毛发。肿块多为球形和类球形,带有细而短的蒂,最大直径2~10cm不等,其表面粗糙,灰白色,可长有数量不等的毛发,切面呈实体性。光镜观察表面被覆比较完整的复层鳞状上皮,内部含有骨、软骨、脂肪、纤维组织、皮脂腺、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docx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PPT课件.pptx VIP
- (鲁班奖)网架专家论证汇报资料.ppt VIP
- 行业资料 - 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国家林业局.pdf VIP
- Q960E高强度调质钢焊接工艺研究.pdf VIP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doc VIP
- ISO15378-2017药包材对ISO9001的应用.pptx VIP
- 13.1三角形的概念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2025)数学八年级上册(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2025级中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5篇.pdf VIP
- 第十章 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