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食用变质蛋白肉引发学校集体食物中毒.docVIP

一起食用变质蛋白肉引发学校集体食物中毒.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起食用变质蛋白肉引发学校集体食物中毒

一起食用变质蛋白肉引发学校集体食物中毒【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R 595.7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1-0081-01 【关键词】 食物中毒;化学;流行病学因素;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服务 2006年9月22日,滕州市龙泉街道中心中学发生一起61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和实验室检测,证实为一起因食用变质蛋白肉引起的化学性食物中毒。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发生经过 2006年9月22日20:43,滕州市卫生局接到食物中毒疫情报告,本市龙泉街道中心中学部分学生下午就餐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陆续到医院门诊就诊。市卫生局接到报告后,立即安排市卫生防疫站食品卫生监督员,组成4个小组分别到龙泉街道中心中学和上述3家医院进行调查。 经现场调查,9月22日18:50有7名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等症状,后多名学生陆续出现同样的症状,并先后到就近的市工人医院、市中心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诊治。此后有症状的学生逐渐增多,截止9月23日0:30共有61名学生到上述医院就诊,经对症处理后症状迅速消失。1名学生病情较重在市中心人民医院入院治疗,于2006年9月28日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 1.2 现场卫生学调查 调查人员对学校食堂进行了详细调查,该校食堂由滕州市金利园公司托管供餐。现场检查发现,学校食堂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15名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齐全,健康状况良好,食堂卫生硬件设施一般。 对食堂食品仓库的食品原料进行逐一检查,发现蛋白肉有刺鼻的辛辣刺激性哈味,手摸有油腻感,感官上部分已经明显变质。在采样检验的同时对剩余的原料蛋白肉进行了异地封存。对学校食堂的留样食品、食品原料(包括蛋白肉、土豆、食盐、味精、植物油)、食堂用具、生活饮用水、发病学生的呕吐物、腹泻物进行采样,并立即对学校食堂采取了行政控制措施。 对在医院治疗的学生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1例病人均为初一年级学生,其中女生23例,男生38例,年龄在13~14岁。61例患者中有恶心症状48例,占78.69%;腹痛36例,占59.02%;呕吐18例,占29.51%;腹泻10例,占16.39%;头痛16例,占26.23%;头晕21例,占34.43%;发热3例,占4.92%。 对该校未在校就餐的30名初一学生进行调查,无一例发病。 1.3 病人进食史与可疑中毒食物 学校共有学生3 428名,就餐学生为1 060名,其中初一年级840名;每餐就餐时间为早餐7:00,中餐11:40,晚餐18:00,实行集体分餐制。生活饮用水均系城市集中供水,符合卫生标准GB 5749-85。22日食堂所提供的食物中馓子是从金利园公司购进,其余均为学校食堂自己加工制作。22日晚餐学校食堂供应的食品有蛋白肉炖肉、炒辣椒、稀饭、馒头。 追溯该校食堂食品仓库内已经变质的食品原料蛋白肉是21日购进的,22日晚首次加工食用。且据病人潜伏期短、病程短的特点,推断中毒事故的可疑食品为22日晚餐所供应的蛋白肉炖肉。 2 临床表现 此次食物中毒潜伏期最短为0.5 h,最长为7 h,平均为3.2 h。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腹痛、呕吐、腹泻、头痛、头晕、发热,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腹痛呈上腹部隐痛,腹泻每日2~4次,为黄色稀便,体温37.4℃~42.0℃。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3 实验室检测 9月22日晚餐蛋白肉炖肉食品中过氧化值为1.0 g/100 g,食品原料蛋白肉检出过氧化值为0.8 g/100 g。对学生呕吐物、腹泻物检测未发现致病菌,植物油符合卫生标准GB 2716-2005。同时也对其他留样食品、食物原料进行检测,未检出有机磷、龙葵素、亚硝酸盐、氟乙酰胺。 4 讨论 根据专家论证、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确认此次中毒事故是一起因食用变质蛋白肉而引起的化学性食物中毒。 发病病例集中在初一年级新生,可能与食物中毒素含量较低,初二、初三年级学生对饮食环境已经适应,中毒反应较弱;而初一新生刚到新的环境,相对抵抗力弱,中毒反应较强有关。 蛋白肉属非发酵豆制品,一般蛋白肉中的过氧化值不会引起食物中毒,标准GB 2711-1998(铅、砷、微生物)中没有过氧化值这一项,但参照植物油国家标准GB 2716-2005过氧化值含量应≤0.15 g/100 g。22日晚餐的蛋白肉炖肉中过氧化值的含量超过该标准6.67倍,原料蛋白肉过氧化值的含量超过该标准5.33倍。本次加工食用的食品原料蛋白肉已经发生明显变质,感官性状上有刺鼻的辛辣刺激性哈味,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