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氏伤科及《劳氏家宝》.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氏伤科及《劳氏家宝》

劳氏伤科及《劳氏家宝》关键词 劳氏伤科 劳氏家宝 专科世家 劳氏伤科起源于明代,历经480余年的传承,在宁波乃至浙东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劳氏伤科独特的学术思想、正骨手法、用药特点及综合治疗的方法等有待我们去挖掘、发展和完善,以利于更好的传承发扬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不断提高临床疗效。笔者对劳氏伤科经过3年的广泛调研,认为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现将部分研究成果略述如下。 1 历史源流 劳氏伤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具有480多年,其创始人为浙江余姚人(今属慈溪境)劳天池,著有《劳氏家宝》一书,据《中国医籍大辞典》记载:“成书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本书主要阐述伤损证治、用药要诀,接骨入骱手法、失枕、刀斧磕伤等治法,全体骨数、穴道、摘《洗冤录》尸格及《考骨图》致命处和验证吉凶等,并载治伤内服外用方81首。现存1927年抄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除了该本书外,尚有其他劳氏伤科手抄本现保存于劳氏伤科第十一代传人劳建民先生家中。浙江劳氏自劳天池始,世代传承医术,未曾断绝,清代《余姚六仓志》、现代《慈溪县志》、《余姚县志》皆明确记载有劳天池及近现代传人的行医事迹。《余姚六仓志》中记载:“劳双龙,字天池,不事章句学,胆识绝伦,行事近强梁,独虚心师长,折节士人。中年得异人传伤科秘方,接骨入穴几几生死肉骨,名闻两浙,至今子孙世传其业。”《慈溪县志》中记载:“在现境各地行医的,清代有周巷劳氏伤科鼻祖劳双龙,专汉跌打损伤,接骨入骱……周巷劳祥和,擅治跌扑损伤,正骨入骱。”《余姚县志》记载:“明代尚有……劳双龙等人皆以医术名闻于两浙。”“劳祥和,劳双龙10世孙,从劳双龙起,世擅伤科,代有传人,祥和擅长跌打损伤、头颅外伤、刀斧伤、破伤风、正骨入穴等,先后于周巷平王庙、姚城金锁桥、县东街等处开诊,时人誉其技为横进直出。”劳氏本有历代家谱,但毁于战乱,现仅存劳天池第八代传人以后的家谱,殊为可惜。 2 成书年代 《劳氏家宝》是成书年代较早的伤科专著。“然诸科方论,作者相继,?辑不遗,而正体科独无其书,岂非接复之功,妙在手法,而按揣之劳,率鄙为粗工,而莫之讲欤。”诚如明代名医薛己所言,中医伤科自五十二病方成书的西汉到明清以前,极少有伤科专著,而专门从事伤科工作的医生也是非常少见,《周礼#8226;天官》中有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刮杀之齐”的记载,自唐代始有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为目前已知的最早伤科专著。此后的宋元时期虽然医学极大发展,但伤科专著仅见《世医得效方》流传下来。明清时期,伤科专著开始不断涌现,但明代较早的几部著名伤科专著无非是《刘伯温先生跌打损伤秘方》及《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明初)、《跌损妙方》(1523年)、《正体类要》(1529年)、《证治准绳》(1608年)等,其余大多为清朝著作。而《劳氏家宝》成书于1527年,仅稍晚于前三者,而早于后二者。其历史价值自不待言。 3 理论体系 《劳氏家宝》、《劳氏伤科祖传秘方》具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明以前的医方虽有论及伤科的内容,但多为兼而论及伤科,少有形成完整的伤科理论体系。《劳氏家宝》内容丰富,对于伤科基本理论、解剖、病因病机、辨证、脉候、治则、穴位、方剂、手法、绑缚、预后、禁忌皆有论述。对于伤科基本理论,书中认为:治疗伤科疾病,应重视天人相应,强调运气学说的运用,如书中记有“五运化气”、“地支化气”、“司天在泉图歌”的内容,“图谓之司天者,天之气候也。在泉者,地之气候也。按其气候,当抑其太过,扶其不及,以和平之而已。”对于解剖,则详查《洗冤录》,择其精华录入。对于病因病机,书中记有“凡踢打跌扑损伤,男子伤上部易治,伤下部则难治,因其气上升故也。妇人伤下部者易治,伤上部则难治,因其气下降故也。凡伤须验在何部,按其轻重,明其受伤之久新。男子气从左转属阳,女子血从右转则属阴。要分气血论之,此症既受,必伤脏腑,脉络又伤,验其生死迟速,然后看症用药。”认为辨证要点在于辨部位、辨轻重、辨时间、辨气血、辨脏腑、辨预后,只有这些都辨清了,方可“看症用药”。对于脉候,书中记载:“刀斧磕伤头颅额角者,防其身发寒热,一见即以金疮药封之,护风为上,尤须诊脉,沉细者深而易治,洪大者危而难医。”“从高颠扑内有瘀血,腹胀满其脉坚强者生,小弱者死。”重视脉诊对于伤科疾病预后的判断。对于治则,书中认为:“必用杉板将骨凑合端正,以求缚正勿偏斜曲,再以布扎,切不可因疼痛心软,小致轻松,反为害事,后服内服药。如皮破血出,须用外治药。但骨折而周边皮不伤,即不必用外治药。然内外夹攻未尝不佳。内治者宜活血?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也。”强调对于伤科疾患应当内外同治,重视绑缚对骨折治疗的关键作用。对于穴位,《劳氏伤科祖传秘方》中载有26个穴位伤的证治及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