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字交叉定位法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中应用
十字交叉定位法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中应用[关键词] 新生儿; 桡动脉穿刺; 十字交叉定位法
[中图分类号] R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155-01
随着现代新生儿重症救护技术的提高,以及动脉血气分析在NICU中的广泛应用,动脉采血术也成为NICU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急救技术之一。新生儿传统检验标本的采集一般抽取外周静脉血及股静脉血,外周静脉血量小,出血慢,股静脉采血难度相对较大,一般需要两人配合才能完成操作,由于婴儿的哭闹、躁动很容易使针头穿出血管外而导致抽血量不足、血肿的形成或穿刺失败,或因强烈的刺激引起患儿反射性排尿,污染无菌区,甚至造成感染。对于循环衰竭的危重新生儿,因股动脉搏动弱,难以摸到搏动,股静脉穿刺难于成功。而股动脉位于腹股沟区,内侧股静脉,外侧股神经,定位不正确时还容易损伤股神经。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在不影响检验结果的前提下采用桡动脉抽血,桡动脉采血损伤小,成功率高,易操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8月~2011年3月新生儿桡动脉穿刺抽血采用十字交叉定位法采集血标本共70例,其中男42例,女28例,日龄最小为0.5 h,最大为40 d,平均日龄8 d,胎龄最小30周,最大41周,出生体重最轻1600g,最重4 250 g,平均体重 2550 g,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例,早产儿10例,肺炎2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轻度窒息8例,重度窒息2例,消化道大出血1例。抽血量为0.5~6.0ml。
1.2 方法
1.2.1 用物准备 一次性注射器(根据采血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5.5号一次性头皮针,0?5?活力碘,,无菌棉签,无菌棉球,试管,必要时备肝素钠1支。
1.2.2 定位法 患儿平卧,操作者左手握紧患儿待穿刺侧手,掌面朝上,使患儿自然握拳,以拇指固定患儿手掌,示指置于穿刺点上处绷紧皮肤,其余3指放置患儿手掌背侧托于腕关节处,使之仰伸30°~45°,常规消毒后(消毒范围直径5cm以上),右手持5.5号头皮针(连接好注射器),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20°(肥胖者进针角度适当加大,20°~30°),以第一道腕横纹(掌根处)与示指所指方向的十字交叉处为穿刺点沿桡动脉平行方向平稳进针,穿刺成功后血液会迅速涌入头皮针胶管,抽取所需血量后拔针,加压止血5~10min。
2 结果 送检血液生化标本符合检验要求,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3%,进针后重新调整穿刺方向的有2例,占2.8%;穿刺不成功有1例,占1.4%;穿刺点出现血肿者2例,占2.8%,一例为抽血后按压不当所致,另一例为凝血功能障碍。
3 讨论
3.1 桡动脉解剖特点 桡动脉在前臂中远段走行于肱桡肌和桡侧屈腕肌间,在桡骨茎突部远端分为2支;1支于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深面,绕至手背,穿第1掌骨间隙至手掌深面,末端与尺动脉深支吻合,构成掌深弓;1支在鱼际肌表面或穿拇短展肌向下至手掌,与尺动脉末端吻合,形成掌浅弓。在桡骨茎突掌面,桡动脉分支行于不同方向,动脉浅显。
3.2 十字交叉定位法进行新生儿桡动脉抽血方便可行 新生儿出生后血流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较少,四肢血管细,血管充盈度差,外周静脉采血,由于出血慢,抽血时间长,血标本容易出现凝血和溶血现象,影响检验结果,难以抽取足够的血量,需重复抽血,且容易破坏静脉血管,影响静脉输液,增加患儿的痛苦;而股静脉采血难度相对较大,一般需要两人配合才能完成操作;触摸法桡动脉搏动不明显,新生儿哭闹不合作,特别是循环衰竭的危重儿及肥胖儿,动脉搏动更不明显,另外,医院为了减少职业暴露机会,要求医护人员在采血操作时戴手套,触摸动脉搏动就更加困难,而十字交叉定位法不存在这些问题。根据解剖位置在第一道腕横纹(掌根处)与示指所指方向的交叉点进针进行采血即可。
3.3 十字交叉定位法穿刺成功的关键 首先,穿刺成功主要取决于操作者左手以拇指固定患儿手掌,掌面朝上,使患儿自然握拳,其余4指放置患儿手掌背侧,食指托于腕关节处,不可托起关节上的肌肉,以免影响位置的判断。定位不准确,穿刺失败。其次,穿刺点尽量选择在第一腕横纹(靠近掌根处),此处桡动脉位置表浅、固定、走向较直、易暴露。穿刺点越近心端动脉走行越深,不易固定,穿刺难度较大。
3.4 十字交叉定位法的优点 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本组达92.4%,尤其是对于循环衰竭的危重新生儿及哭闹不合作的新生儿更为实用,不会因为摸不到桡动脉搏动而导致穿刺失败;桡动脉采血操作简单、方便、易暴露,抽血后便于观察,护士可一个人操作,无需他人协助,减少了人力消耗。同时也减少了患儿着凉及减少感染的概率。患儿家长也比较容易接受此种方法。
3.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