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肌牵动颧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docVIP

咬肌牵动颧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咬肌牵动颧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咬肌牵动颧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摘要]目的:建立颧骨复合体、咬肌牵动可分析应力状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应用MIMCS软件将颧骨复合体高突患者面部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使用MSC.Marc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解剖学研究和测量,结合图像,确立咬肌的附着部位面积和肌力线方向。结果:建立了咬肌牵动的颧骨复合体生物力学分析模型,该模型共有9093个节点(咬肌1025个节点),包含39026个单元(咬肌4487个单元),与CT三位重建影像比较,形态结构一致性好。结论:运用有限元分析技术,结合咬肌牵动的功能测定所建立的生物力学模型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好,为颧骨复合体缩小手术提供了一种可定量化术前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颧骨复合体;咬肌;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R7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3-0346-03 椭圆形的面部轮廓在东方美学评价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其中中面部颧骨复合体前突和侧突的形态对面部水平宽度、前突度和中面部垂直高度均有着重要的决定性意义。现今,缩小颧骨复合体的手术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我们在工作中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和难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①设计合理的颧骨复合体截骨和骨块移动方式;②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③如何防治术后面中下部软组织下垂;④选择可靠的截骨断端内固定方式。Hee Youn Choi等和Byung Chao Cho亦讨论了该手术的问题,但均未提出较好的研究方法和解决方案。颧骨复合体是有咬肌牵动的骨性架构,手术截骨、移位和内固定方式均与其力学环境密切相关。三维有限元分析法(3D finite elementmethod)在生物力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建立模型是关键所在。以往国内外所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多为下颌骨、牙体和脊椎等,针对颧部缩小手术的颧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尚未见报道。我们利用CT影像技术、MIMICS三维重建并优化颧骨复合体的实体模型,通过MSC.Marc软件建立了较为理想的颧骨高突颧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为颧骨复合体的生物力学研究摸索了一条途径,亦为颧部缩小手术设计提供了定量化的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女性患者,年龄26岁,先天性双侧颧骨复合体肥大,无其他颅颌面病变。三维CT对手术前颧骨复合体进行扫描测量,符合上面部宽/中面部宽>0.75。 1.2 头面部螺旋CT扫描和数据采集:采用新型PHILIP Brilliancetm64型CT扫描机对患者进行螺旋扫描,扫描参数如下:层厚0.67mm,床进速度0.5mm/s,80KVA,50/60Hz。扫描范围为整个头颅,最终获得287幅扫描断层图像,保存为DICOM格式。 1.3 颧骨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建模 1.3.1 颧骨复合体的MIMCS三维建模:传输DICOM数据入MIMICS程序,选择窗宽为2100Hu,窗高为400Hu(将Predefined Gray Scale设置为BoneScale样式,即最小值为-1350,最大值为1650);将Mask Thresholds设置为206至2963,从每张断层图像中人工勾勒出颧骨复合体相应的皮质骨和松质骨的骨质范围;再将Mask Thresholds设置为50至1038,从每张断层图像中人工单独勾勒出颧骨复合体松质骨的骨质范围。分别将两次勾勒出的范围进行三维重建,得到皮质骨和松质骨的三维模型。 1.3.2 颧骨复合体模型的三维有限元网格划分:将颧骨复合体的皮质骨和松质骨三维模型数据导入MSC.Marc程序,使用MSC.Marc最具特色的有限元三维实体网格划分,考虑到颧骨复合体的三维不规则性,我们采用了四面体划分方式,得到颧骨复合体的皮质骨和松质骨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将皮质骨和松质骨划分到不同的单元集合中,融合之后,可以通过选择单元集合来选定皮质骨或松质骨,便于后续有限元分析中的几何特性、材料特性、边界条件的设定。模型中皮质骨和松质骨的材料常数见表1,设定模型中的各组织为连续、均质、各向同性的线弹性材料。 1.3.3 咬肌肌力大小、方向以及施力点的确定:由临床解剖结合本研究已建立的咬肌实体模型,可知咬肌的附着部位、肌力线方向、肌生理横断面面积等,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确定咬肌生物力学数据。肌力大小参考了Faulkner等的研究,由下列公式计算: Fmax.i=PAi 其中,P为肌内在强度强数,P=0.37×106N/m2;Ai为第i块咬肌的生理横断面积。计算得到正常生理活动咬肌肌力约为120N。 2 结果 2.1 建立的颧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咬肌,具有良好的生物形态,与CT重建的实体影像比较,几何相似性良好。有限元模型由颧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