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原发性胃癌32 例研究
多原发性胃癌32 例研究摘 要 目的:探讨多原发性胃癌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2例多原发性胃癌临床资料。结果:22例病灶只局限于胃,另10例为二重癌;其中2例合并肝癌,2例合并食管癌,6例合并结肠癌:15例为同时性多原发癌,17例为异时性多原发癌,第一癌与第二癌平均间隔3.5年。随访时间为5年,5年生存率为23.6%。结论:多原发性胃癌不少见,应重视对第二癌的诊疗。?
关键词 胃肠道 肿瘤 多原发癌
资料与方法
1997年1月~2007年1月收治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2608例,其中多原发性胃癌32例,均经病理证实。本组男21例,
女11例;年龄36~79岁,平均58岁。全组病例均有组织学依据。
方法:均接受手术治疗,行胃癌根治术(D1、D2或 D2+)15例,联合脏器切除 10 例(分别为联合肝脏部分切除、右半结肠切除、 食管下端切除),单纯探查、活检2例,姑息切除4例;13例行第二原发癌根治术,4例姑息切除;术后病人行化疗或放疗。
结 果
本组32例中22例病灶只局限于胃;另10例为二重癌,其中2合并肝癌,2例合并食管癌,6例合并结肠癌。15例为同时性多原发癌,17例为异时性多原发癌。第一癌与第二癌平均间隔3.5年。
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切口感染1例,切口裂开2例,吻合口漏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时间为5年,5年生存率为23.6%。
讨 论
多原发癌系指同一个体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发性恶性肿瘤,可为同一器官、组织来源,也可以不同。在多原发癌中,不同脏器发生者称为多重癌,根据其数目多少又分为二重癌、三重癌等。多原发癌根据其出现的时间间隔分为同时性多原发癌和异时性多原发癌,其时间间隔一般以 6个月为界。1961年Sharp等修订的诊断标准:①每个肿瘤必须证实为恶性;②各个肿瘤解剖或组织学特征必须是独立的,且肿瘤之间必须有1.5cm以上正常黏膜相隔;③必须排除转移瘤。本组32例均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多原发癌的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Uneo 等[1]报道2万余例肿瘤患者,多原发癌占同期患者的5.2%,其中同一器官的占1.9%。国外文献报道多原发性胃癌约占胃癌总数的2.0%~4.2%[2]。Ikeda等[2]研究发现,胃癌并发的第二原发癌多为结直肠癌和肺癌,其次为肝癌、食管癌和乳腺癌,而且 65%结直肠癌为同时性多原发癌,80%肺癌为异时性,多原发胃癌的预后常由于第二原发癌的存在,而较胃单发癌差。Dinis 等报道同时性和异时性胃多原发癌分别占27%和 63%,异时性的中位间隔时间为3年(1~22年),多为二重癌(78%),其余为三重癌、四重癌,最多的患7种癌,同时性和异时性多原发胃癌在临床病理特点上无显著性差异。
国内外资料表明肿瘤人群发生第二原发癌的危险系数为普通人群的2倍[3],其发生原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宿主的肿瘤易感性、免疫功能及患第一癌后所接受的放、化疗等因素有关。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地从基因水平揭示多原发癌的病因,如 BRCA1和 BRCA2基因的突变、ALDH2 的失活、微卫星不稳定性、DNA复制错误、17号染色体的数目畸变等。
确定多发癌应遵循以下几项标准:①各病灶肯定都是恶性的;②各病灶间有正常的胃壁间隔;③必须严格除外一个癌灶从另一个癌灶发展或转移过来的可能性。本组资料符合以上标准。本组胃癌多发性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发病年龄偏高,平均年龄58.9岁,与国外报道的61岁接近[1];②上腹部疼痛与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多原发癌的治疗不同于复发癌与转移癌,应积极治疗。切除范围要根据肿瘤病理类型、分布部位、病期等决定,最大限度切除肿瘤并保留脏器功能,Kuehn等对101例死亡的MPN患者进行尸检发现,其死亡主要是由第二或第三癌所致。本组中直接死因主要为第二癌,因此应重视对第二癌的诊断和治疗。
同一个人会同时发生两种癌症的原因如下:一是患了某种癌后免疫力下降,所以容易再生别的癌,有人认为癌症病人患第二种原发癌的机会是正常人的11倍。二是致癌物质对不同器官发生作用。例如吸烟后,烟草中的致癌物质作用于喉、肺,引起喉癌和肺癌;致癌物质在消化道中起作用,发生胃癌和大肠癌。三是反复接受同位素或放射诊断和治疗,而同位素和放射线本身就有致癌性。如宫颈癌患者在放疗后,因为直肠受射线的损伤而发生直肠癌,乳腺癌患者在放疗后发生肺癌等。四是化疗和手术可造成后天性免疫缺损,即对癌症失去了抵抗力,因而促进另一个新的原发性癌形成。五是遗传因素,癌症高发家族中,多原发性癌的患者也较多。六是职业因素,长期大量接触致癌物的人员,发生多原发性癌的风险高。七是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生活的改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