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布莱克《老虎》之新批评解读
布莱克《老虎》之新批评解读摘 要:威廉·布莱克的《老虎》是一曲思想严肃、内涵深刻的赞歌。本文拟从英美新批评的角度切入,通过细读文本,从诗歌的形式、象征、张力等一些重要的批评范畴着手重新解读这一佳作,以便更好地揭示这首诗歌的价值,领略其经久不衰的魅力。
关键词:威廉·布莱克 《老虎》 新批评
一、引言
《老虎》是布莱克早期的重要抒情诗歌之一。全诗采用民间歌谣的创作手法,语言淳朴﹑简洁,具有鲜明的节奏感,是一首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佳作(M.H.艾布拉姆斯,2009:363)。布莱克的老虎意象威武堂堂,活力四射,给人一种具有威慑力的美,含有一股令人恐惧的破坏力和自然的暴力,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诗人以老虎这一力量和勇气的化身为题,歌颂老虎的激情、欲望和崇高之美(王守仁,2005:50)。本文拟从新批评角度出发,从诗歌的形式、象征、张力等一些重要的批评范畴着手,对布莱克的《老虎》进行深层次解读,揭示作品的价值,领略作品的巨大魅力。
二、布莱克《老虎》之新批评解读
(一)形式
形式是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常被用来指文学类型或体裁,或指诗歌格律诗行及韵律的类型。新批评家用“结构”一词与“形式”替换使用,并认为在“意义”这一组织化的整体内,“结构”首先是不同的词和意象间的一种平衡,或是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或是讽刺与悖论的张力(M.H.艾布拉姆斯,2009:204、205)。新批评家十分重视作品的结构。他们认为,通过精读与分析,找出结构上的和谐、平横或统一,阅读才算真正完成(王先霈、胡亚敏:2005:182)。
布莱克在《老虎》这首诗语言形式的处理上匠心独运,塑造了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老虎形象,深化烘托了诗歌的主题。
1.修辞疑问句的大量使用。修辞疑问句通常只发出疑问,作者不作回答,让读者仔细去领会其用意。《老虎》一诗中,布莱克运用了14个修辞疑问句,其中包括12句特殊疑问句和两句一般疑问句。这样一连串的问句,层层推进,将老虎既匀称又令人望而生畏(fearful symmetry)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修辞疑问句可以加强语气,使全诗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语势起伏不平、迭宕有力。诗人一连串的追问,也像画笔或刻刀一样,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在读者的想象中刻画出了虎的铁掌、眼睛、体形。通过相同疑问句式(“what the hammer, what the chain……”)的重叠使用,形成强劲的语言节奏,一行一行的诗,像锤子一下一下地打在铁锭上,铿锵有力,震撼人心。这种节奏本身,让读者感受到老虎惊涛骇浪的威力和燎原烈火的恐怖,如同烈焰在熊熊燃烧。在强劲的节奏之下,也有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我们仿佛真的见到一只老虎,正活灵活现地跃出纸面。
2.结构的精心策划。全诗共分六节,前四节一气呵成,可以说节奏越来越急骤,对虎的渲染也不断加强,但到了第五节“When the stars threw down their spears”一句,节奏一下子变慢了,色彩的对比也变得柔和,诗人将笔触从暗夜中的老虎转向了缀满星斗的夜空(将星星比做“tears”)。如果说,前面四节诗行追问的是造物主的创造过程,那么在这一节,诗人呈现的是“创造”之后的平静:“Did he smile his work to see?”在这短暂的平静之后,最后一节又回到雷霆万钧的句式,与第一节首尾呼应。第一诗节和最后一诗节使用了几乎相同的句子,形成一种对称美。与第一诗节中的“symmetry”相呼应,使全诗句子结构上形成对称,浑然一体。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此诗虽短小精悍,却张弛有度。
(二)象征
象征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鸽子”(dove)象征“和平”(peace),“猫头鹰”(owl)代表“智慧”,“狮子”(lion)代表“勇气”。在中国文化中,“老虎”为森林之王,它象征着“威严”与“权力”。
从诗歌内容来看,通过象征的运用,老虎被塑造成一个具体真实的形象,一个具有个性的动物,老虎的意象既是美丽的,也是凶猛的。在第一诗节中,诗人描绘了老虎火焰般的眼睛和令人可畏的、匀称体型的塑造过程。在诗篇中,老虎火焰般的眼睛(burning bright)象征着造物主创造的可以吞噬一切的伟大力量。黑夜般的森林(the forest of the night)象征着神秘莫测的万物。第二诗节中,诗人描写了老虎心的缔造过程。当造物者捏成老虎的心肌时,老虎的心脏就“开始了搏动”(began to beat),此处搏动的“心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安徽省高速收费站收费员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docx VIP
- 2025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 .pdf VIP
- 2025春季开学典礼校长致辞:“思进、思变、思稳”,用3思开启新学期高光时刻.docx VIP
- TSG08_2024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pdf VIP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第一课时 课件.pptx VIP
- 13《穷人》一课一练 (含答案)179.docx VIP
- 《资本运营(杨浩》课件.ppt VIP
- 2025年军事理论知识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基于ABB机器人搬运工作站设计报告(附编程)》10000字.doc
-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学校生活》教材分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