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部分人群体重指数、腰臀比及高脂血症相关性探究.docVIP

广州市部分人群体重指数、腰臀比及高脂血症相关性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市部分人群体重指数、腰臀比及高脂血症相关性探究

广州市部分人群体重指数、腰臀比及高脂血症相关性探究摘 要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值(WHR)与高脂血症的关系,为肥胖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广州市部分公务员人群BMI、WHR与高脂血症的发生概率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为41名体检被诊断为高脂血症者;对照组为162名体检血脂正常者。WHR的测量以腰围除以臀围,BMI数据以体成分分析测试结果为准。结果:BMI在18.5~22.9和23~24.9之间的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只有BMI≥25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高脂血症腰臀比的测量以腰围除臀围,BMI数据根据体成分分析测试结果为准。肥胖程度计算=实际体重(kg)÷理想体重(kg)×100%。 判定标准:110%~120%之间属于超重;>120%则可诊断为肥胖。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数据以均数X±S表示。 结 果 高脂血症的测定结果诊断: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为血浆总胆固醇≥5.72mmol/L,甘油三酯≥1.7mmol/L。其中总胆固醇≥5.7mmol/L有36例,甘油三酯≥1.7mmol/L有24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高的有19例,低密度脂蛋白≥3.62mmol/L有19例。 两组超重人群比较:研究组41例中,超重23例,体重正常18例;对照组162例,超重有56例,体重正常106例。0.010.9,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标准以BMI 25.0~29.9为超重,BMI≥30为肥胖,而亚洲国家建议在亚洲人群以BMI 23.0~24.9为超重,BMI≥25为肥胖。本研究显示,研究组肥胖人群所占比例为31.7%,对照组为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超重人群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说明超重和肥胖与高脂血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BMI<2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25时两组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这说明BMI达到肥胖标准时,高脂血症检出率明显提高,BMI与高脂血症检出率呈显著的正相关。腰臀比反映内脏脂肪的分布情况,对肥胖引起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很有参考价值。亚洲男性腰臀比应在0.75~0.85,女性腰臀比应在0.7~0.8。数值过高表明内脏脂肪分布较多,如果男≥0.9、女≥0.8就有内脏脂肪肥胖的危险。本研究还表明,广州男性缺乏正确的健康意识,尤其是社会的中流砥柱男性群体,由于工作压力大、应酬多等诸多因素,导致男性忽略了自身的健康。 综上所述,BMI、WHR均与高脂血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证实,在众多病因中,超重和肥胖与代谢综合征(MS)等疾病的关系尤为密切。首先,流行病学资料证明,超重和肥胖在MS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次,超重和肥胖与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等MS的各个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表明防止高脂血症的发生,关键是控制体重,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控制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的摄入,对于控制体重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BMI、腰围、WHR与血压确实有直接的相关性,所以为防止高血压的发生,关键要控制好体重,把BMI、腰围、WHR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 Willet WC,Dietz WH.Colditz GA.Guidelines for healthy weight.NEngl J Med,1999,341:427-433 2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例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 3 朱明范,徐巧兰,张瑞芳,等.广州市某机关2004~2006年职工体检结果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8):25-27. 4 邹大进,吴鸿.肥胖症与脂代谢紊乱的诊断.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6(1):1-5. 5 黎满全,白静,贾莱梅,等.广州地区部分健康人群患高脂血症、高血糖、脂肪肝的现状调查.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5,3:468-469. 6 李香兰,赵广才,徐勇灵,等.广州市20~59岁人群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9(5):71-73. 7 王志静,任铁生,王梅松,等.肥胖和糖尿病发病的关系.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9,7(1):26-27.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例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2003. 9 武阳丰.体重指数与心血管几大生物学危险因素个体聚集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