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一针一捏法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一针一捏法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

应用一针一捏法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摘 要 目的:探讨一针一捏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采用一针一捏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腰部疼痛情况及脊柱活动情况。结果:一针一捏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总有效率为93.3%,1次治愈率为88.1%。结论:一针一捏法对急性腰扭伤有显著疗效,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有效率高、简便易行的特点。 关键词 一针一捏法 急性腰扭伤 疗效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急性腰扭伤60例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22~64岁,病程最长3天,最短1小时。所有患者均有腰部扭伤史(不超过3天);临床表现为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或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性体位,以减少疼痛;查体腰肌或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腰椎正侧位X线片或 CT片示未见骨质破坏。 诊断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所制定的急性腰扭伤诊断标准[1]。 治疗方法:①一针法:将上唇提起,用三棱针将患者唇系带上的粟粒大小白色硬结刺破,未发现硬结者刺龈交穴出血,随后将上唇提起用毫针向上45°斜刺人中穴,强刺激后留针15~20分钟,同时嘱患者深呼吸,活动腰部。②一捏法:留针期间,患者取俯卧位,首先用预备手法,患者适应后,用双手拇指指腹与示指桡侧面捏起患者腰部脊柱两侧(相当于足太阳膀胱经背部内侧支)皮肤(含皮下组织)用力向上提拉,由骶向腰依次做3下,最后用整理手法收功。③患者按摩后继续加大腰部活动练习20分钟。④取针,按压止血,术毕。 疗效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001.9-94,《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95年1月1日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所制定的急性腰扭伤疗效评定标准为依据。①治愈:腰部疼痛消失,脊柱活动正常(腰功能检查:前屈90°,后伸30°,左右侧屈各25°)。②好转:腰部疼痛减轻,脊柱活动基本正常(腰功能检查:前屈45°,后伸15°,左右侧屈各10°)。③未愈:症状无改善(腰功能检查:前屈0°,后伸0°,左右侧屈各0°)。 结 果 治愈42例(70%),好转14例(23.3%),未愈4例(6.7%),总有效率为93.3%,无效率为6.7%。其中1次治愈者37例,占总治愈人数的88.1%。 例:患者,女,44岁,工人。腰部疼痛1天,活动受限。缘于2006年4月22日晨起侧身搬东西时,感到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即去附近诊所就诊,诊断为急性腰扭伤,经休息及口服西药镇痛剂(具体用药不详)治疗后症状未缓解,疼痛逐渐加重,不能弯腰,左右旋转、行走困难而卧床。晚上10:00左右上述症状加剧,连咳嗽、深呼吸、翻身、抬腿都引起腰部难忍疼痛,无法入睡,遂来我院就诊。查:患者跪在轮椅上由他人推入诊室,表情痛苦,腰肌紧张,右侧可触及条索状物,腰4~5、腰5骶1右侧椎旁压痛(+),腰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受限明显,双下肢感觉运动未见异常。苔薄白,脉细涩。X线片骨质未见异常。诊断:急性腰扭伤(瘀血阻络型)。治则:疏通经络,活血止痛。治法:应用“一针一捏法”治疗1次。治疗1次后患者疼痛消失,腰椎活动度检查:前屈80°,后伸25°,左右侧屈各25°,左右旋转各70°,患者自己走出诊室,至今未复发。 讨 论 急性腰扭伤是骨伤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占临床腰痛的12%以上,占骨伤科门诊量的10%。绝大多数发生在骶棘肌和腰骶关节等处,这是因为腰骶关节是脊柱运动的枢纽,外力作用时的支点,骶棘肌则是对抗外力的主力军。腰部运动中体重产生的压力和外来的冲击力主要作用于这些部位,所以损伤的机会最多。西医病理分析,急性腰扭伤多引起腰部肌肉、筋膜、韧带、关节等组织的撕裂伤,使部分肌腱、韧带纤维断裂,脊椎小关节错缝,滑膜嵌顿绞锁。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更为深刻,《金匮翼》载:“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者是也。”《医部全录》说:“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故机关不利而腰不可以转也。”《血证论》说:“凡是疼痛,皆瘀血凝滞之故也。”故从中医病机分析,本病发生机制为跌闪腰筋,气滞血瘀,经络不通[2]。气机不通,腰肌痉挛,即产生剧痛,活动受限。中医学早有记载“人中”穴位于人中沟上1/3 与中 1/3 交界处 ,是督脉上一穴,又因督脉有环唇口至龈交穴,二脉交于“人中”穴,所以“人中”穴又称督任二脉的交会穴,针刺“人中”穴就可以调节督任二脉,也就是调节阴阳的平衡。督脉循于腰部, 督为诸阳之会, 阳气旺盛, 气为血帅, 血为气母, 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瘀, 经脉气血通畅, 腰痛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