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腹针治疗中风后郁病随机对照临床探究
应用腹针治疗中风后郁病随机对照临床探究摘要:目的:观察腹针疗法与电针疗法对中风后郁病患者肝郁脾虚证抑郁症状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早期(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2周后)中风后郁病患者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给予腹针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空白组不予任何针刺治疗。所有病人均给予中风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及基本肢体功能康复锻炼。疗程均为6周,观察病人治疗前后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治行后2周、4周、6周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HAMD)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SDSS)的变化情况。结果:6周后3组病人上述各指标与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3组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与病例选择标准
1.2.1 中风病诊断标准 (1)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等效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2)中风西医诊断标准:等效采用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1.2.2 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抑郁病:等效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规定的郁病的病名诊断。(2)抑郁发作西医诊断标准:等效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2001.CCMD-3)中抑郁发作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2.3 中医学证候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管理局1995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1年4月于昆明制定的《情感性(心境)障碍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标准》制定临床证候标准:(1)主证:抑郁善忧,表情淡漠,静而少动,情绪不宁,或伴失眠善忘,或伴易烦善哭。(2)证候分类:肝郁脾虚:主证兼有胸部闷塞,胁肋胀满,思虑过度,多疑善忧,善太息,食欲下降,消瘦,易疲劳,稍事活动便觉倦怠,脘痞暖气,大便时溏时干,舌苔薄白,脉弦细,或弦滑。
1.2.4 抑郁症严重程度划分标准 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筛选,SDS评分>41分,即存在抑郁;全部患者同时接受(24项)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HamiltonDepression Scale,HAMD),<8分:无抑郁,>20分:轻、中度抑郁,>35分:重度抑郁。
1.2.5 纳入病例标准 (1)符合中风(脑梗死、脑出血)及抑郁发作西医诊断标准;(2)继发于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2周以后;(3)病情属于轻度、中度者,HAMD>20分但<35分和Zung量表(SDS)评分>41分;(4)既往无精神疾病及滥用药物、酒精史;(5)无药物过敏、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无明显失语、能配合检查者;(6)签定知情同意书后。
1.2.6 排除病例标准 (1)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抑郁发作;(2)在2周内应用了其它抗抑郁药者;(3)抑郁发作为重度,HAMD>35分者;(4)年龄在18岁以下或75岁以上,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药物过敏者;(5)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6)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或中途退出者;(7)针刺过敏者,针刺选穴部位有感染、溃疡、癫痕或肿瘤。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1)采用随机对照法,入选病例根据SAS随机区组设计分配排出随机号,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与空白组。由于本课题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针刺疗法,无论是临床研究医师,还是患者均可明显观察到疗法之间的差异,因此不能采用盲法。为保证研究的可靠性,在研究过程中严格贯彻盲法精神,并采取以下措施:操作者与统计者分离;聘请本研究以外的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严格按照病例人选标准进行病例的选择;在效应指标观察、效应判定、数据统计等方面均严格给予监督。(2)隔日针刺1次,共21次,即6周为1疗程。在基线点(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终末点(治疗后)各观察1次。(3)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停用一切其它针刺治疗措施,直至疗程结束。
1.3.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治疗方法:给予腹针针刺疗法,起到健脾疏肝解郁之功效。(1)试验器材:针刺应用毫针(松鹤牌,中国江苏泰兴三里医疗用品厂,型号:H型号,规格0.35mm×40mm;0.30mm×25mm;0.30mm×50mm)。(2)取穴:中脘:腹正中线脐上4寸、下脘:腹正中线脐上2寸、气海:腹正中线脐下1.5寸;关元:腹正中线脐下3寸;双侧滑肉门:腹正中线脐上1寸并左右旁开2寸;外陵:腹正中线脐下1寸并左右旁开2寸;大横:脐左右旁开3.5寸。(3)操作方法:体位:取仰卧位,用75%酒精常规消
毒针刺部位。操作方法:以上各穴均为直刺,其深度为穿过皮下,位于脂肪层,在肌层之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