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观察及护理要点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观察及护理要点[关键词]心肌梗塞; 观察;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5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128-01
急性心肌梗塞是近年临床较多见的内科急症,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严重、愈后不佳。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保障。
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急性心梗如无并发症,一般愈后咬好,其危险性是发生并发症,应切实做好病情的观察与护理。
1.1 对疼痛的观察首先出现且持久的心前区疼痛是急性心梗的突出特征。对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是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要悉心听取他们对疼痛的主诉,观察疼痛的性质及持续时间与心绞痛现鉴别。
1.2 心绞痛:常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刺激等因素是心肌耗氧量增加,关专供满供血不足,而发生的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发作性胸闷、胸痛和不适。
(1)疼痛部位:胸骨后,可偏左或波及整个心前区及上腹部,常由左肩放散到左前臂。
(2)疼痛性质:程度不同的胸闷、胸痛和不适,有时伴有窒息样感觉。
(3)疼痛持续时间短,一般持续1-2分钟,很少超过5分钟。休息或镇静后症状可缓解,舌下含硝酸甘油片有明显疗效,数分钟症状即可缓解。
(4)静息心电图可无明显变化或仅有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
2 急性心梗:疼痛的部位、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不同的是:
2.1 常无明显诱困,不少病例是发生在休息状态下。
2.2 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以心肌缺血、缺氧的程度严重,持续时间长(可达几十分钟甚至数小时),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也不缓解。若病人胸痛并伴有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时,常提示心肌有大面积坏死,应立即给氧,做心电检查,并遵医嘱给予罂粟硷或杜冷丁等止痛剂,因剧痛可使血压下降而引起休克,也可加重心肌缺氧状态,使梗塞面积扩大而出现心衰、心律失常。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有助于改善心肌的缺氧状态,缩小坏死范围。
2.3 心电示波常有S-T段单项曲线抬高或明显下移,T波高耸或倒置,或出现坏死Q波。
2.4 常伴有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血清酶增高等心肌坏死征象。
3 监测血压变化,警惕心源性休克发生
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多发生在早期,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原因是由于心肌受损,心博出量骤降所致。另外,大量出汗、换气过量也可引起血容量不足而诱发休克。应密切注意病人的意识、血压、血气分析、代谢情况,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及24小时出入量。当发现病人表情淡漠、面色苍白、脉搏细弱率快、多汗、肢端发冷、全身紫绀、少尿或无尿时,要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休克的准备。
3.1 注意心脏率律,做好心律失常的预防护理
不少病人发病数日后出现心律失常。情绪激动、劳累过度、输液反应、排便用力不当等常是诱发原因。常与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互为诱因而加重病情。因此,要加强对病人心脏率律的监测。发现有偶发性室早、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时,要尽早报告医生并给予心电监护。如无心电监护室,可进行床旁观察,做法是:每天清晨定时检测病人心率,与白天活动后的心率做对比观察,对曾出现过严重心率失常、室颤、室速、频发室早的病例尤其要注意。发现异常及时做心电检查,以查明心律失常的性质。若病人突然出现惊厥、抽搐、神志不清时,应考虑有室颤的可能,须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吸氧,同时争分夺秒地做好除颤等急救准备。
3.2 注意呼吸情况,预防左心衰竭发生
呼吸急促常是“泵衰竭”的早期表现。在观察病人呼吸状态的同时,要注意血压、循环、尿量及肺水肿。发现病人的阵发性呼吸困难、紫绀、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心率加快、血压波动性变化等急性左心衰症状时,在尽快报告医生的同时,立即给予吸氧、强心、利尿、镇静等紧急处置。同时,密切观察血压、尿量、心率、末稍循环及中心静脉压情况,防病人由左心衰发展为心源性休克,增加抢救的难度.
3.3 观察体温变化,预防合并感染
由于坏死心肌蛋白质溶解物补吸收,病人常有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体温升高现象。病人体温一般维持在37-38℃之间,持续一周左右,若一周以上不退时,应考虑是否有肺部及其他部位的感染。
4 心梗急性期护理
4.1 卧床休息
为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梗塞面积继续扩大,无论是急性心梗、疑似心梗或处于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阶段,都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一般需卧床4-6周,有并发症时适当延长。
4.2 氧气的应用
吸氧可改善心肌的缺氧状态,缩小坏死范围。心梗急性期宜持续高流量给氧,病情稳定后间断给氧,可减轻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到症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