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的化学 2008年28卷1期
· 36 · CHEMISTRY OF LIFE 2008,28(1) ●Mini Reviews
文章编号:1000—1 336(2008)01—0036—04
丙型肝炎病毒的细胞入侵和相关受体
刘媛 丁惠 戚中田
(第二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摘要: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入侵细胞的过程由多种细胞受体介导,目前已鉴定出人CD81、SR.BI、
LDLr、L—SIGN、DC—SIGN、ASGPR、Claudin一1等为HCV的受体。对HCV入侵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对HCV入侵的各
个环节进行阻断和干预,从而达到预防或/和治疗的目的。近年来,HCVpp及HCVCC模型的建立为HCV入侵细胞
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该文从HCV细胞入侵的研究模型、HCV的细胞受体和HCV入侵细胞的影响因素三方面,
综述HCV细胞入侵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细胞入侵;受体;HCVpp;HCVcc
中图分类号:Q74:Q93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7亿人 型的HCV包膜蛋白E2被用来研究存在于细胞表面参
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占世界 与HCV细胞入侵过程的分子并由此筛选出了一些
总人口的3%。大多数的感染者迁延为慢性感染,部 HCV受体,但因为缺乏有效的HCV体外培养或复制
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V是一种单 模型,故至今仍无法确证这些受体在HCV入侵易感
正链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 细胞过程中的作用,也无法研发相应的受体阻滞剂
HCV基因组含有约9600个碱基,单一的开放读码框, 或者通过下调受体的表达以阻断病毒的入侵。
编码一条约3010个氨基酸的多蛋白前体。该多蛋白 目前HCV细胞入侵模型多是建立在HCV包膜糖
在翻译的同时或之后被宿主和病毒的蛋白酶剪切加 蛋白表达的基础上,病毒样颗粒(HCV.1ike particles,
工至少10种成熟蛋白,包括结构蛋白质core、E1、 HCV-LPs)是其中之一。将表达HCV核心蛋白及包膜
E2、p7,以及非结构蛋白质NS2、NS3、NS4A、NS4B、 E1、E2蛋白的载体转入昆虫或哺乳动物细胞,包装成
NS5A、NS5B。包膜蛋白E1和E2为I型膜蛋白,其 为HCV-LPs,该模型的缺点在于形成的病毒样颗粒滞
胞外区高度糖基化,两者相互作用形成非共价异二 留在胞浆中,并不分泌故无法感染易感细胞,不能用
聚体,存在于病毒颗粒的表面,作为HCV细胞受体 于细胞入侵实验[2]。
的候选配体,其中对于E2蛋白的研究较为广泛。 HCV假病毒颗粒(HCV pseudotype particles,
1.HCV细胞入侵的研究模型 HCVpp)的研究是一个巨大进步。HCVpp是一种重组
由于HCV仅感染人类和黑猩猩,并且在被感染 病毒,其衣壳来自于逆转录病毒HIV或MLV,包膜
组织和感染者血清中的滴度低以及HCV自身的高度 蛋白则是未经任何修饰的HCV包膜蛋白E1和E2。
变异性等,使得HCV在体外细胞培养非常困难。曾有 HCVpp很好地模拟了天然HCV颗粒的细胞入侵过
报道以HCV感染者的血清感染人胎肝细胞,虽然能够 程,其携带的绿色荧光蛋白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也
较好地模拟自然感染,但对细胞的感染性及复制效率 使得对它的检测变得较为容易。HCVpp对肝细胞显示
非常低,感染的定量比较困难[1】。一直以来,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3—2006年常德市抽检食品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分析.pdf
- 2003—2006年临武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pdf
- 2003年~2005年我院镇静催眠药应用分析.pdf
- 2001—2006年如东县食品卫生监测结果分析.pdf
- 2003-2007年西安市感染性腹泻细菌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pdf
- 2003年精河县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晓情况调查分析.pdf
- 2004年云南省腾冲县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疫情的调查分析.pdf
- 2005—2006年罗湖区市售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情况的调查.pdf
- 2005年云南禄丰县“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病情资料分析.pdf
- 2006年昌吉州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