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nm技术节点硅栅的干法刻蚀工艺研究 study on dry etching process of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gate for 90 nm technology node.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0 nm技术节点硅栅的干法刻蚀工艺研究 study on dry etching process of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gate for 90 nm technology node
第5期 微细加工技毒尹~ №.5
2007年lO月 MICROFABRICATIONTECHNOLOGY Oct.。2007
文章编号:1003.8213(2007)05.0(04-04
90Ilm技术节点硅栅的干法刻蚀工艺研究
张庆钊,谢常青,刘明,李兵,朱效立,马杰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纳米加工与新器件集成技术实验室,北京100029)
摘要:进入90nm工艺节点以后,在等离子体干法刻蚀工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需要解决的技术性问
题,带有图形的晶片(相对于白片而言)上的膜层结构设计和刻蚀工艺参数的优化技术变得越来越
重要。重点以具有栅氧化层、多晶硅层、二氧化硅和氮氧化硅复合硬掩膜层的典型结构图形晶片
为基础,开展应用于90nm技术节点的多晶硅栅的刻蚀工艺的研发,深入分析了氯气、溴化氢和氧
气等反应气体在工艺中的作用,优化了工艺参数,得到了满足90nm技术节点工艺要求的刻蚀
结果。
关键词:90nm;硅栅;干法刻蚀
中图分类号:TN40_5。98+2文献标识码:A
为200
mm带有图形的晶片,其膜层结构如图l所
1引言
示。其中,栅氧化层厚度为3nm、多晶硅层厚度为
120
am、硬掩膜层为47nm的二氧化硅和氮氧化硅
为了应对集成电路向深亚微米以至纳米尺度发 复合层。带有硬掩膜图形晶片在干法刻蚀之前的已
展,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等离子体 经过了曝光、显影和硬掩膜层刻蚀,刻蚀设备为ICP
干法刻蚀工艺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其中主 等离子体刻蚀机。刻蚀后图形线条的工艺要求为:
要有被刻蚀晶片的膜层结构设计技术和刻蚀工艺本 线条侧壁形貌陡直角度大于88。、线条底部没有刻
身的优化技术的开发…2。由于被刻蚀图形线条的微 穿现象、被刻蚀表面没有刻蚀残留物存在。
细化,图形的膜层结构设计十分重要,一个优化的结
构是保证工艺结果满足要求的前提。同时,随着被
刻蚀图形微细化的发展,刻蚀工艺参数优化也显得
十分重要。本文重点介绍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
nm技术节点的一种典型的多
蚀系统对可应用于90
晶硅栅膜层结构刻蚀工艺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实
验结果表明,通过工艺参数的优化,可以得到能很好
地满足工艺要求的刻蚀结果。
图1图形晶片膜层结构
2实验
整个干法刻蚀工艺共分3步,分别为破层[3I、主
本文进行的干法硅栅刻蚀工艺实验中所用硅片 刻蚀[4]和过刻蚀。各个步骤所用气体如表1所示。
收稿日期:2007—07.08
作者简介:张庆钊(1980一),男,河北沧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等离子体刻蚀工艺与设备的研发。
万方数据
第5期 张庆钊等:90nm技术节点硅栅的干法刻蚀工艺研究 45
表I 常规刻蚀工序所用的主要反应气体
破层 CF4
主刻蚀 C】2.HBr和02
过刻蚀 HBr,He和02
破层工序的主要作用为去除被刻蚀层的表面自
然薄氧化层,并形成初步的线条图形。一般破层工
序的反应气体为氯气或四氟化碳气体,本实验中以
四氟化碳作为反应气体。对本工序的工艺要求为二
氧化硅对多晶硅的刻蚀选择比大于或接近于l,并为
后续工序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2,高密互连刚挠结合板生产的创新合作模式 1+1>2,an innovative cooperation approach for hdi rigid-flex manufacturing.pdf
- 1.5 kw激光二极管抽运ndyag薄片激光器 1.5 kw laser diode-pumped ndyag disk laser.pdf
- 2.4ghz频段无线技术标准 wireless technical standard in the 2.4 ghz band.pdf
- 2.4ghz射频收发芯片nrf24le1及其应用 radio frequency receivingemitting chip nrf24le1 for 2.4ghz and its application.pdf
- 1~2ghz宽带gan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1-2 ghz wideband gan power amplifier.pdf
- 2.2mhz,8.3mw多位量化连续时间sigma-delta 调制器设计 a 2 .2 mhz,8 .3 mw multi-bit continuous-time sigma-delta modulator.pdf
- 0.22 thz折叠波导行波管设计 study of designing 0.22 thz folded waveguide traveling wave tubes.pdf
- 2.5 gbs sdhsonet低阶支路处理器芯片设计 chip design for 2.5gbs sdhsonet low-order tributary processor.pdf
- 2.0被人们滥用.pdf
- 2.8 ghz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研究 study on 2.8 ghz thin film bulk acoustic resonator.pdf
- 65nm工艺下基于pci express2.0协议的物理编码子层设计 an efficient physical coding sublayer for pci express2.0 in 65nm cmos.pdf
- 10位100msps 70 mw双通道交织流水线ad转换器 a 10-bit 100-mhz 70-mw 2-channel time-interleaved pipelined adc.pdf
- 90nm cmos全数字锁相环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dpll based on 90 nm cmos process.pdf
- 78m66188路能量测量方案.pdf
- 83 w 659.5 nm全固态红光激光器 all-solid-state red laser with 83 w output power at 659.5 nm.pdf
- 100 nm超浅结制作工艺研究 a study on 100 nm ultra-shallow junction process.pdf
- 88e7221/7251/7251f:soc.pdf
- 100m以太网光通信的ts-1000协议的研究 research on ts-1000 protocol on 100m ethernet optical communication.pdf
- 162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在光电计数系统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162 character lcd module in a photoelectric counting system.pdf
- 250w三路高功率doherty放大器的设计 design of 250 w three-way high power doherty amplifier.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