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物理总复习课件全套第二部分
2.动力学中的弹簧问题 (1)瞬时加速度问题(与轻绳、轻杆不同):一端固定、另一端接有物体的弹簧,形变不会发生突变,弹力也不会发生突变. (2)如图9-13所示,将A、B下压后撤去外力,弹簧在恢复原长时刻B与A开始分离. 图9-13 ●例5 一弹簧秤秤盘的质量m1=1.5 kg,盘内放一质量m2=10.5 kg的物体P,弹簧的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k=800 N/m,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9-14 所示. 图9-14 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最初0.2 s内F是变化的,在0.2 s后是恒定的,求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取g=10 m/s2) 【解析】初始时刻弹簧的压缩量为: x0= =0.15 m 设秤盘上升高度x时P与秤盘分离,分离时刻有: =a 又由题意知,对于0~0.2 s时间内P的运动有: at2=x 解得:x=0.12 m,a=6 m/s2 故在平衡位置处,拉力有最小值Fmin=(m1+m2)a=72 N 分离时刻拉力达到最大值Fmax=m2g+m2a=168 N. [答案]72 N 168 N 【点评】对于本例所述的物理过程,要特别注意的是:分离时刻m1与m2之间的弹力恰好减为零,下一时刻弹簧的弹力与秤盘的重力使秤盘产生的加速度将小于a,故秤盘与重物分离. 3.与动量、能量相关的弹簧问题 与动量、能量相关的弹簧问题在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繁,而且常以计算题出现,在解析过程中以下两点结论的应用非常重要: (1)弹簧压缩和伸长的形变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 (2)弹簧连接两个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弹簧处于原长时两物体的相对速度最大,弹簧的形变最大时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例6 如图9-15所示,用轻弹簧将质量均为m=1 kg的物块A和B连接起来,将它们固定在空中,弹簧处于原长状态,A距地面的高度h1=0.90 m.同时释放两物块,A与地面碰撞后速度立即变为零,由于B压缩弹簧后被反弹,使A刚好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B物块换为质量为2m的物块C(图中未画出),仍将它与A固定在空中且弹簧处于原长,从A距地面的高度为h2处同时释放,C压缩弹簧被反弹后,A也刚好能离开地面.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 N/m,求h2的大小. 图9-15 【解析】设A物块落地时,B物块的速度为v1,则有: mv12=mgh1 设A刚好离地时,弹簧的形变量为x,对A物块有: mg=kx 从A落地后到A刚好离开地面的过程中,对于A、B及弹 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 mv12=mgx+ΔEp 换成C后,设A落地时,C的速度为v2,则有: ·2mv22=2mgh2 从A落地后到A刚好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 ·2mv22=2mgx+ΔEp 联立解得:h2=0.5 m. [答案] 0.5 m 【点评】由于高中物理对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不作要求,所以在高考中几次考查弹簧问题时都要用到上述结论“①”.如2005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5题、1997年高考全国卷第25题等. ●例7 用轻弹簧相连的质量均为2 kg 的A、B两物块都以v=6 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运动,弹簧处于原长,质量为4 kg的物块C静止在前方,如图9-16 甲所示.B与C碰撞后二者粘在一起运动,则在以后的运动中: 图9-16甲 (1)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物体A的速度为多大? (2)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多少? (3)A的速度方向有可能向左吗?为什么? 【解析】(1)当A、B、C三者的速度相等(设为vA′)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由于A、B、C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有: (mA+mB)v=(mA+mB+mC)vA′ 解得:vA′= m/s=3 m/s. (2)B、C发生碰撞时,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碰后瞬间B、C两者的速度为v′,则有: mBv=(mB+mC)v′ 解得:v′= =2 m/s A的速度为vA′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设其值为Ep,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Ep= (mB+mC)v 2+ mAv2- (mA+mB+mC)vA 2=12 J. (3)方法一 A不可能向左运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8 Colours 第2课时 Story time(大单元教学设计)三年级英语下册(译林版三起2025).docx VIP
- 2023年深圳市高级中学新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VIP
- 天然气工业用户安全培训.pptx VIP
- 2023黑龙江哈尔滨“丁香人才周”(秋季) 事业单位引才招聘巴彦县教师招聘26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交通事故民事起诉状[交通事故起诉状民事].docx VIP
- 交通事故民事起诉状怎么写.pdf VIP
-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docx VIP
- 10万立方储灌施工方案样本.doc VIP
- 天津大学金融专硕431历年真题(2013-2022)及答案解析.pdf VIP
- 公园升级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