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1.pptVIP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1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发展 1.成熟——隋唐(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成熟) 秦汉以来皇帝依靠官僚来进行统治,但是在中央政府中,皇家事务和国家事务还没有分开。汉代九卿中,太常、光禄、卫尉、太仆等都是掌管皇帝或皇家事务的。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皇权本身,也始终依托于当时最有势力的集团或阶层。西汉初年是功臣集团,西汉末年是外戚,再后来就是世家大族和士族门阀。皇帝总是要依靠他们来进行统治,让他们担任宰相和高级官吏。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别行使决策、审议、执行,分工明确,这样三省不再是以皇帝秘书、顾问的身份去协助皇帝个人处理政事,而是以国家政权机关官员的身份,作为政务运行中的一个程序、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去处理有关政务,同时皇帝则成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可以这样说,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本摆脱了家国一体的传统,完成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过渡。 2.发展 (1)北宋 ①主要内容:在中央,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又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在地方,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设置转运使。 (2)元朝 ①主要内容:在中央,只设中书省,六部归入中书省;在地方实行行省制。 命题点 一 官僚政治成熟的标志——三省六部制 [例] (2013·江苏单科)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主题深化] 理解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积极影响: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行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2)消极影响: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文人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二、中国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 1.农业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北方农耕经济一度遭到破坏,北魏推行均田制(一种土地国有制),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南方局势较为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隋唐: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发明了曲辕犁、筒车等生产工具,农耕经济继续发展。 (3)宋代: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租佃制更为普遍,南宋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2.手工业的发展 (1)唐代:制瓷工艺臻于成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2)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并出现五大名窑。 (3)元代:黄道婆全面革新棉纺织技术; (2008山东文综:青花瓷出现于元朝)。开始进入彩瓷时代 命题点二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宋代的“不抑兼并” [例1]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经济衰退 [主题深化] 宋朝“不抑兼并”的重大影响 (1)对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首先,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直接推动了土地垦殖数量的增加和面积的扩大。 其次,压力出效益,“不抑兼并”使得土地所有权的竞争与垄断更加激烈,出现了“千年田换八百主”。因此,不管是小农家庭还是地主阶层都竭尽全力将自己拥有的土地效益最大化。 再次,土地政策间接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不抑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提高了生产效益,从而使部分农户失去土地,部分农户由于效益的提高而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剩余劳动力大量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宋朝政府积极发展工商、采矿、纺织、加工业等行业,同时,农业的发展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产品。 (2)土地兼并严重,必然导致自耕农手中的土地减少甚至有一部分自耕农完全丧失土地,导致自耕农减少。 (3)在宋代自由放任的土地政策之下,地主阶层可以恣意兼并土地,导致土地的大量集中。地主阶层将较分散的土地租佃给无地农户耕种,租佃制度由此获得迅速发展。 (4)土地极端集中,导致贫富悬殊加大,并使得社会矛盾激化。 命题点三 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例1] (2012·福建文综)《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