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尝试与失败.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章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尝试与失败

第三章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尝试及失败 一、清末新政及其失败 民族危机的加深:经过义和团之变和八国联军之难,尤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空前耻辱的刺激,使西太后为首的清廷不得不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变既定国策,推行新政 日俄战争: 1904年2月8日,日本不宣而战,日军获胜。1905年9月5日双方在美国的调停下签订《朴次茅斯和约》,日本获得库页岛南部并取得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长春至旅顺间的铁路及其支线的管辖权,并攫取了对朝鲜的实际控制权。 日俄在中国东北开战,满清政府划出部分国土让两国交战且称保持中立;皇室内更有人称满清的国土,“宁赠友邦,不予家奴”,救亡的呼声高涨。 日俄战争对当时士绅的影响:立宪对专制的胜利,中国应走立宪之路。 “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世之师” 新政内容: 改革官制:设外务部、商部、学部、巡警部、陆军部,自隋唐以来的六部瓦解。 改革兵制:裁撤旧式绿营、防勇,编练新军(成了反清力量),袁世凯的北洋六镇新军最先练成。为了培养近代军事人才,清政府除下令从1904年起派留学生到日本学习近代军事技术。 改革学制:废除科举(1906年),广设学堂,鼓励留学。 张之洞:“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并指出派遣留学生以到日本为宜。清末形成了一个留日高潮。。 奖励工商:颁布商法商律,奖实业 禁缠足、禁鸦片、废酷刑、允许满汉通婚 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商部,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提倡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自由发展,凡能集股五十万元至五千万元经营工商业者,分别奖以议员或商部头等顾问官等职位,加以七品至头品顶戴。 预备立宪 1905年12月,清政府派五大臣到日、英、法、比、美、德、意、奥考察宪政 1906年颁布“预备仿行宪政”谕旨:参用各国成法,视进步之迟速,定期限之远近。广兴教育,清理财务,整饬武备,普设巡警,使绅民悉明国政,以预备立宪基础。各省设立谘议局。 1908年8月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限,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包括“君上大权”和臣民义务条款,皇帝握有大权。 1911年5月,裁撤军机处等机构,公布内阁官制,组成新内阁,在13名阁员中,汉族官僚4名,蒙古旗人1名,满族8名,其中皇族又占5人,被讥为皇族内阁。 清政府借预备立宪欺骗国人,达到贵族集权的目的完全暴露,立宪派的幻想随之破灭,民主革命更加高涨。 新政的失败——新政政策失误分析 第一,对袁世凯的处理。袁世凯与其北洋集团是新政的旗手但是载沣上台以后,首先对袁世凯开刀,将袁世凯罢免,迫其回河南养病,从而将新政最积极最有生机的一方逼到自己的对立面,这是清廷决策的最大失误。 第二,一味加强以满洲贵族为中心的中央集权,迫使汉族官僚离心,失去了自己的统治基础。 1911皇族内阁出台,国人对清廷的信誉度一下子降到零。 改革成效评价: 对清末新政,长期以来是作为辛亥革命的背景来看待,且基本上给予否定,斥之为假维新、伪立宪。 清末新政是最高统治者发起来的、缺乏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积极参加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 戊戌变法,被公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潮流加以肯定。而对清末新政,因为是由清朝政府自己搞起来的,又加上了“讨好帝国主义”的罪名,因此不管客观效果如何,均被说成是反动的。 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比较见成效的一次运动。其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国的社会面貌在20世纪初期得到较大的变化,是真正的中国社会的转型期。 这次改革在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初见成效的情况下进一步向深入发展,准备在政治制度上发生大的变化,即由封建专制向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过渡,但由于改革的失误,破坏了自己的统治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清政府的十年改革,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辛亥革命。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争 宣传工作: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 邹容:《革命军》: 歌颂革命,歌颂民主,打倒帝国主义的奴隶总管清王朝 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 改条约,复税权,完全独立; 雪仇恨,驱外族,复我冠裳。 各地爱国运动的风起云涌: 拒俄运动(1903),拒俄义勇军,“宁为亡国鬼,不为亡国人”; 抵制外货运动:抵制美货运动(1905,源起于美国国内排华运动)、抵制英货运动、日货等; “不可仰鼻息于政府,惟我民以自力抵制之” 收回利权运动:收回矿区、收回铁路权利(粤汉铁路、沪杭甬铁路、川汉铁路-成为1911年爆发革命的导火线) 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兴起 革命与改良的论战:新民丛报与民报 要不要“反满”和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双方论战的中心) 改良派: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暴乱,招致外国的干涉、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