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及青光眼
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及青光眼摘 要 目的:探讨皮质类固醇药物引起的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眼局部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所引起的高眼压和青光眼18例(31眼),均为地塞米松、可地松、强地松龙引起,用药时间为34天~7年,确诊时大都有开角型青光眼的一般症状。结果:视力光感~0.05者6眼,0.06~0.2者12眼,0.3以上13眼。眼压3.25~4.77kPa 8眼,5.04~10.85kPa 23眼,对3例6眼眼压在4kPa以下,视盘无病理性改变,诊断为高眼压。25眼眼压在4kPa以上,且视盘生理凹陷不同程度扩大,诊断为青光眼。结论:在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长期治疗眼病时,应密切观察视力、眼压的变化,以防引起眼压升高。
关键词 皮质类固醇 高眼压 青光眼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032
资料与方法
本组18例(31眼),其中男11例(18眼),女7例(13眼),年龄7~45岁。单眼5例(另1眼排除了高眼压和青光眼),双眼13例。原发病:春季卡他性结膜炎9例18眼,慢性结膜炎3例6眼,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3例4眼,泡性结膜炎1例1眼,周边葡萄膜炎1例1眼,表层巩膜炎1例1眼。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的使用方法:有3例6眼单纯滴眼药水,9例18眼滴眼药水加球结膜下注射,6例7眼滴眼药水加球结膜下注射和口服。所用药物有可地松、地塞米松、强地松、强地松龙,用药时间最短34天,最长7年。症状及体征:本组31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矫正视力光感~0.05者6眼,0.06~0.2者12眼,0.3~0.7者13眼;近视加深10例;有眼胀、眼痛、虹视等症状者15例;伴头痛者3例。角膜雾状混浊4眼;KP阳性7眼;所有病人眼前房角均为开角;C/D≤0.5者9眼,≥0.6者22眼;眼压3.25~4.77kPa者8眼,5.04~10.85kPa者23眼;均无青光眼家族史。发现眼压升高立即停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对3例6眼眼压低于4kPa、视盘无病理性改变者,诊断为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进行观察,同时给予0.5%噻吗心安眼药水滴眼,1周后眼压逐渐恢复正常。25眼眼压在4kPa以上,且视盘生理凹陷不同程度扩大,诊断为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在停止用药的同时,局部滴药和口服以及静滴降眼压药物。有3例(5眼)经过上述药物治疗,眼压仍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最终施行小梁切除手术。随访0.5~4年,有3眼仍需局部滴噻吗心安眼药水才能将眼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
讨 论
部分临床医生选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时不重视其潜在的不良反应。这是造成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和青光眼的原因之一[1]。
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和青光眼的诊断: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和青光眼发病隐蔽,进展缓慢,临床症状轻微,大部分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本组中15例(25眼)有球结膜下注射史,在确诊后追问病史,曾有较长时间不同程度的眼胀、眼酸痛、虹视、雾视、畏光、视物模糊等症状。其中有3例曾在5个月内球结膜下注射强地松龙6次,有1例周边葡萄膜炎患者,曾在某省级医院球结膜下注射强地松龙,1周后在某县医院注射,于第8天再次注射,来我院就诊时仍见2处药斑。有1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在门诊皮质类固醇治疗,眼部炎症不能控制,收入住院后仍局部和全身给予大剂量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1周,病情加重,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2]。眼胀痛,头痛,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瞳孔散大,前房深,前房角为宽角,视力由0.06降至手动,眼压由入院时的5.60kPa升至10.85kPa,C/D=0.8。医生根本没有考虑到是由于皮质类固醇引起的眼压升高,而被长期漏诊或误诊,导致严重的视功能损害。
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和青光眼的治疗:一旦明确诊断,首先停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停药后眼压逐渐下降。眼压下降的快慢与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的品种、使用方法和时间的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3]。笔者对单纯皮质类固醇滴眼的3例6眼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患者,在停药的同时局部滴噻吗心安眼药水,观察眼压,1周~10天眼压恢复正常。而对15例(25眼)皮质类固醇滴眼和球结膜下注射者,在停药的同时,7眼手术切除强地松龙药斑,给噻吗心安滴眼,口服醋氮酰胺,对眼压较高的还静滴20%甘露醇。经过治疗8例(15眼),1~3个月眼压恢复正常,观察3个月后有7例(10眼)在停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3例(5眼)可能使用皮质类固醇时间长,眼压较高,视神经及视功能损害严重,为保护残余的视功能,并避免全身降眼压药物的不良反应,故行小梁切除手术,术后眼压恢复正常。半年后2例3眼仍需滴噻吗心安眼药水,才能将眼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对停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后影响了原发病的治疗,笔者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抗过敏以及抗代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