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苍洁旷迥——解读徐渭笔墨语言
苍洁旷迥——解读徐渭笔墨语言摘 要:徐渭的绘画在用笔、用墨技巧上敢于冲破前人的成规,大胆求新,在水墨大写意上独创出一条革新之路。本文主要从笔墨形式,个人观念,笔墨表现性等方面论述徐渭笔墨语言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徐渭;笔墨形式;个人观念;笔墨表现性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79-01
明代画坛高手林立,其中最富创意的水墨花鸟画大师当推徐渭(1521—1593)。徐渭,浙江绍兴人,字文长。他处在一个文人步履维艰的明代后期,终生未能得志于“功名”,还屡遭厄运,常因他事而使清名被辱,以至精神几乎失常,后因误杀妻子而下狱服刑,出狱时已年逾五十。饱经沧桑的生涯形成了他吟诗作画的狂放性格,给后世留下许多与众不同的水墨画。 徐渭的画,虽狂涂乱抹却横生意趣。喜作水墨葡萄、牡丹,以隐喻自己怀才不遇,借物抒惰,以物喻人,为后来不少名画家如石涛、八大山人、郑板桥、吴昌硕等所效法。徐渭的水墨艺术, 可以说是天才、性灵、争取自由的表白。
“笔墨”是传统中国画的主要语言,也是时代精神和审美旨趣的载体,也正是它决定了中国画不同于其他绘画的基本特征。潘天寿说:“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强调笔墨不仅是形而下的颜料和技法的表现手段,更是形而上的精神文化的显现,是笔性和心性的统一。笔墨语言是历史形成的,而且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异和演进之中。就徐渭绘画而言,以“重、拙、大”为特点的金石笔法开拓了花鸟画雄强博大的新面貌,更完善了花鸟写意笔墨语言。徐渭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主张“本色”,强调绘画反映社会的真实矛盾。因此徐渭的绘画在用笔、用墨技巧上敢于冲破前人的成规,大胆求新,以开拓万古之心胸的气概,独步于画坛,雄视于千古,在水墨大写意上独创出一条革新之路。徐渭的绘画以书法用笔的飞动挥洒兼“小涂大抹”的运笔情境,喜欢用狂草般随意挥洒的笔法,以不求形似求神似的意象造型,纵情抒意,水墨淋漓的运墨,形成了水墨画独特的形式语言,并着眼于生韵的体现和磅礴的艺术追求。本文主要从笔墨形式,个人观念,笔墨表现性等方面论述徐渭笔墨语言的精神内涵。
一、笔墨形式——不求形似求生韵
徐渭的大写意绘画逸笔草草,形象多变,重在表现意趣性情。这正是在文人画语境影响下形成的。徐渭之画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有开创性的突破,其用笔更为减省,挥洒更为超逸,造型不求形似,画面更为概括,气概更为雄放,而且意味犹深。徐渭的画作笔走龙蛇,泼墨淋漓,看似潦草至极,实则“尽一身之力”而为之,其实从画面结构到对象处理,从线条勾画到墨色渲染,都别具手眼,极富匠心,他只是坚决反对拘泥于形似,拘泥于人工和法度,反对匠气。他有一首题画梅诗:“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可见他在创作上是不肯墨守成规的。在他的画中运用泼墨、破墨、积墨等多种手法,构图别出心裁,其情感高潮起伏,气势奔放,一气呵成。因此,他与那些脱离现实,一味狂涂乱抹者不同,他并非丢弃形似,只不过是用更明快精练的笔墨,把形象更加概括地表现出来。正如《杂花图》卷,徐渭自称“戏抹”,然在写意之中仍生动传达出了花果的不同秉性和生韵,牡丹的雍容、石榴的隽瘦、菊花的清秀、芭蕉的硕壮等,达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妙境,诚如顾文彬评徐渭《墨花卷》中所谓:“妙在无一笔相似,又妙在无一笔不相似,才足称天仙化人之笔。”《黄甲图》轴,画一爬行的螃蟹,用笔峭拔劲硬,水墨酣畅淋漓,质感和动态都准确而生动。其他的禽鸟也都粗笔勾勒和水墨渲染相兼,各尽其态,简逸传神。总的可以看出,徐渭对画的要求是“苍洁旷迥”,是“舍形而悦影”,是反对毫无道理的横涂乱抹。所以说徐渭的“不求形似求生韵”不是简单的不要形,而应该说是他绘画重意胜于形。
二、将笔墨与个人观念相结合
徐渭将笔墨与个人观念相结合,在作品中突显情感的自由与宣泄,是徐渭鲜明的艺术特性。他在深厚传统笔墨的基础上,结合个人性情,他从水墨找到了适合自己天然性情的笔墨语言和风格样式。在他的水墨作品中,将传统的鱼虫山石转化为主观精神的形象表达。他善于以别开生面、异趣横生的艺术形式进行视觉叙事和情感传达,在精心构筑的画面上,以缤纷的意象和丰富的细节刻画,用象征性的形象隐喻,揭示他对于生命和人生的感知和思辨。他以大写意酣畅的笔触,奇特的画面语境和旷达的画面趣味,表达了他怀才不遇的心境。他不但关注笔墨的情感表达,而且着力于画境的苍洁旷迥和余情余韵,在水墨清淡中出奇趣,在图式简约中寓深意。他在强调主观意识,注重自身审美精神的阐发。这种创新,不仅是在绘画形式语言层面上的,更有着在文化形态高度上的意义。
三、强烈的笔墨表现性倾向
“大巧若拙,归朴返真”。徐渭有着一个画家深厚的文人情怀、稚拙率真的高度审美价值和抗拒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