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血清探究现状及思索
针灸血清探究现状及思索(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 200030)
摘 要: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技术、研究范畴等几个方面综述针灸血清研究现状,并对针灸血清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针灸血清;针灸疗法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3-0484-03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and Thinking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erum
ZHOU Ci-li, ZHANG Shu-jing, ZHANG Dan, ZHANG Cui-hong, WU Huan-gan, CUI Yun-hua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Acupucture and Meridian,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Review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erum from research objects, methods, techniques, category, ect. And provide some opinions to subsequent research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erum.
Key words: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erum;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收稿日期:2010-10-1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9CB522900)
作者简介:周次利(1980-),女,博士,研究方向: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通讯作者:吴焕淦(1956-),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
“针灸血清”研究,是指将刺灸处理后的人或动物体上采集到的血清,作为效应物质加到另一个反应系统中,同在体或离体器官、组织、细胞或分子等靶目标接触,通过它们的功能或形态学的改变,直接地观察针灸处理后产生的效应[1],是近年来针灸研究中提出的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实现了针灸离体实验方法学的改进,为针灸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本文对2000年以来针灸血清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针灸血清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见解。
1 研究对象
笔者在维普网、中国知网上检索2000-2009年“针灸血清”相关文献,以“题名、关键词、摘要”为检索项,“(针OR灸)AND血清”为检索式,并逐一查看全文及其参考文献以进一步筛选或补充,排除综述类文献,共得54篇。“艾灸血清”14篇,占25.93%;“天灸血清”9篇,占16.67%,“针刺血清”的文献11篇,占20.37%;“电针血清”24篇,占44.44%;其中,同时涉及“电针血清”和“艾灸血清”的文献共4篇,占7.41%。表明“电针血清”乃是研究的主要对象。
2 研究方法
54篇文献的研究方法可大体分为离体研究和在体研究两大类型,离体研究共35篇文献,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培养的细胞包括嗜酸粒细胞、EL-4淋巴瘤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细胞、破骨细胞、胃黏膜细胞、胃窦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背根神经节、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大脑皮层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源性神经干细胞等,病种涉及哮喘、肿瘤、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胃溃疡、心肌缺血、神经系统疾病等。在体研究文献15篇,通过尾静脉(10篇)、颈外静脉(3篇)、腹腔注射(1篇),相应经穴部位接种(1篇)等方式将针灸血清回输到大鼠、小鼠等体内,病种涉及哮喘、肿瘤、心肌缺血等。此外,针对针灸血清成分进行研究的文献4篇,其中,针刺血清3篇,艾灸血清1篇。可见,针灸血清的研究方法研究现阶段主要是细胞培养,研究范围较为广泛。
3 研究技术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针灸血清的研究技术日益丰富,不仅有在光学显微镜下采用计数板计数、免疫组化、放射免疫法、ELISA、MTT法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更是涌现出色谱技术、胶过滤层析技术、蛋白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技术、流式细胞术、3H-TdR释放法、TUNEL-FCM、同位素掺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荧光分子探针Fluo-3AM染色和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动态扫描等新技术,极大的丰富和提高了针灸血清的研究进程。
4 研究范畴
针灸血清的研究范畴主要集中在针灸血清的成分研究和作用机理研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