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57年资料9 对祖国医学认识问题
1957年资料9 对祖国医学认识问题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对祖国医学的认识问题
姬衍
祖国医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遭遇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侵略,备受了毁谤、歧视、摧残。由于这样的恶劣环境和历史根源,导致中西医界不少人士产生了对祖国医学模糊认识,这是毫不足怪的。自从党中央毛主席提出了中医中药是祖国文化遗产之一,必须很好地把它继承下来流传下去;也指示了“系统学习,全面接受,然后加以整理提高”的正确方针,号召大家学习。因此引起了全国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同时也产生了各种不同的体认,简要地归纳一下,大致有如下几个类型:
(1)认为祖国医学只有经验,而无理论,他们怀疑中医的疗效,否定中医的学说,尤其对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目为玄学不科学。
(2)认为中医治病全凭药效,因此主张一病一方一药,而忽视了中医的整个理论体系。
(3)认为中医是有理论的,而理论不在于古代的内经、后世的温热,只须研究伤寒金匮才是中医学的主要。
(4)承认中医有治愈疾病的事实,但一看到中医书籍,就被名词术语吓得倒退,也就认为没有钻研价值。
(5)认为党中央号召学习中医,这不过是一个政策问题,并不是学术问题。
(6)认为中西医学既然是两个不同的体系,那又怎样能合流呢?
(7)认为当此号召向科学进军的时期,学习中医理论,是不是开倒车?是不是阻碍科学进军?
(8)认为祖国医学在历史方面、在发展方面、在理论方面、在治绩方面,都有它的继承性,统一性、整体性,应该全面认识,不可以偏差片面的态度对待祖国医学。
总起来说,有正确认识的、有否定的、有怀疑的、有半信半疑的,因此在这样一个思想认识极不一致的处境下,对事业的发展,易于引起阻碍,必须通过“百家争鸣”各抒所见,认真讨论,趋于一致,这是和事业有利的。爰就上述各点,以我个人主观看法,一一提出,请予指正。
关于第一点 我们要讨论这一问题,必须先谈一谈祖国医学,有没有理论体系?从历史方面结合到学术方面说,如所周知,人类有了疾病的客观存在,才有医药的治疗,通过祖先们的劳动创造经验积累,从点滴的经验知识,相互交流,以“口耳相传”“识识相因”的过程,长期实践,历史发展到这一阶段,因此需要理论的指导。我们知道一切学术发展的规律,无理论则不能指导经验实践,无实践则不能证明经验。如果要实践,就必须通过经验的理论,再来指导实践,所以说,实践、经验、理论、再实践,是有其一致性的。中国医学,和其他学术一样,在历史的过程中,正是如此。由此可以推知祖先们的医药经验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是从客观产生的,而中医学的理论,又是从客观需要继续诞生的,是有他循乎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不是虚无主义,凭空想象,这是祖国医学理论产生在历史方面的根据。
其次就需要谈到什么是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医的理论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建筑在什么基础上的?又在什么条件下建立的?根据祖国第一部医书内经;它当着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编成的,也是客观需要总结经验建立理论的历史时期,给予了它的条件的。它记载了远古积累的经验,汇集了四方的治法,采用了当时普遍运用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天人合一”观念,也就是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整体观念”,也就是人身脏腑相互联系的关系,来说明疾病的成因和变化,乃至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摄生,从认识治疗的规律中,得出理、法、方、药,始终贯彻了八纲、三因、四诊、八法、七方、十剂而成为体系。虽然八纲、三因、四诊、八法、七方、十剂这些名词是后人陆续制订的,但都是从内经、伤寒、金匮的原则中引伸而发展,或归纳出来的,这里一谈到八纲就关系到阴阳,谈到三因就关系到六气。总的说,是以古代哲学阴阳五行作为思想指导,在辩证唯物的基础上,和历史条件下,成为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一直运用了二千多年,起到诊治的良好作用,所以有人认为内经是春秋战国时期总结了往古的理论和经验而成为祖国医学继续发展的源泉,这确是老老实实的说法,并不夸大。
再次就需要谈谈阴阳五行有没有物质基础?阴阳五行是祖先们观察自然、从物质反映所得的认识,如易经的系辞上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和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类万物之情。”这段文字,可以说是描写古人认识宇宙万物的记录,把万物的性情,用阴阳作为分类,在历史上逐渐成为学说,运用到各方面,它渗透到中医学方面来,是由于医学发展过程的必然性,需要理论指导实践,说明问题,这就很自然的采用了。诚如前面所述,内经的成篇,是医学本身所创造的物质基础——经验和客观存在的阴阳五行学说联系起来,成为理论体系,作为事物的说明。这两种东西都是从客观存在产生,而有物质基础的,和幻想玄说,主观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