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第15课《孟子》两章课件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 鱼 我 所 欲 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生——有甚于生——不为苟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 重点回顾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第三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根据提示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首先给我们用排比 手法列举了一系 列 历史人物 的典型事例接着由 个别 到 一般 依据上述事例阐述了一个人要担当重任就必须要经受一番磨练的道理,并由此引申发挥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 两方面进行对比推论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结论(即中心论点)。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炼。请根据查找的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仲尼厄而作《春秋》 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莫里哀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人无远虑,必在近忧。——(论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唐 魏征) 当堂测试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第三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根据提示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首先给我们用 手法列举了一系 列 的典型事例接着由 到 依据上述事例阐述了 的道理,并由此引申发挥从 两方面进行对比推论出 的结论(即中心论点)。 2、谈谈你的看法 司马迁受腐刑而作《史记》 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 1、仲尼厄而作《春秋》 2、屈原遭放逐乃赋《离骚》 3、司马迁手复兴而著《史记》 4、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5、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 你还知道哪些与课文观点相似的名言? 你的积累 名人名言 4、为本文补充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 * * * * * * 孟 子 ★孟子,名 轲 ,字 子舆 , 战国时期儒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人将他和 孔子 并称为 孔孟 。孟子主张“ 仁 ”,以统一天下。 孟子后人称他为亚圣 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七 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 四书 ★《孟子》是一部 的书,现存 篇,是 等合著成的,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 ”之一。 它包括四种“本心”: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 仁也; 义也; 礼也; 智也。 孟 子 朗读 通 假 字 “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与”通“欤”,语气助词 “乡”通“向”,从前 翻译: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是我喜爱的东西,熊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