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7.六国论达标训练-大纲人教版第三册.docVIP

高中语文-17.六国论达标训练-大纲人教版第三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17.六国论达标训练-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更上一层楼 1.“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 A.秦国想吞并六国也吞并不了。 B.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 C.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 D.秦人最担心六国团结起来对付秦。 提示:听话要听话外音,这里吃不下饭,原因就在于前面所言的“并力西向”。 答案:D 2.选出“则”的含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B.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C.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D.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提示:C项中“则”解释为“就”,其他各项中“则”都解释为“那么”。 答案:C 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暴秦之欲无厌(    )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 (4)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1)“厌”通“餍”,满足 (2)“受”通“授”,传授,教授 (3)“暴”通“曝”,冒着;(4)“当”通“倘”,如果 4.解释下列句中“亡”字的含义。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3)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 (1)丢失,指丢失的土地 (2)灭亡 (3)指逃跑的士兵 (4)逃亡 5.与“暴霜露,斩荆棘”中的“暴”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B.是以蓼洲之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C.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D.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提示:B项,通“曝”,暴露。A项,暴晒;C项,残暴;D项,突然。 答案:B 6.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B.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D.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 E.苟以天下之大。(    ) F.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A.被动句 B.省略句 C.判断句 D.疑问句 E.定语后置 F.判断句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思厥先祖父 B.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至于颠覆 D.可谓智力孤危 提示:A项古义为“祖辈父辈”;B项古义为“旧例,先例”;D项,古义为“智慧力量”。 答案:C 8.对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 A. B. C. D. 提示:A项,速:招致。B项,数:命运;效:效果。C项,判:分出,分清。D项全正确。 答案:D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9~11题。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9.与“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中的“举”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何不做衣裳,莫令事不举 B.举孝廉不行 C.杀人如恐不举 D.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提示:A项,发动;B项,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举荐;C项,全,尽;D项,拿。 答案:D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思厥先祖父 B.然后得一夕安寝 C.奉之弥繁 D.至于颠覆 提示:A项,祖辈父辈;B项,这以后;C项,越多,很多;D项,终究,到……结局。 答案:C 11.翻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答案:用土地侍奉秦国,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烧不完,火不会熄灭。 12.下文节选自苏辙的同名论著《六国论》,在见解与风格上,与其父互有异同,仔细阅读,完成(1)~(2)题。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籍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如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两篇《六国论》都论及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但作者所持观点不尽相同,表现在哪里? (2)给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用“√”表示。 ①若此可以应夫无穷。      (A.你这样 B.像这样 C.如果这样) ②以二国委秦。(A.舍弃 B.对付 C.委托) ③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A.面临 B.抵挡 C.同“倘”) ④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A.献出生命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