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教师版-新人教版
《杜甫诗三首》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2.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学习时数】 三学时
第 一 学时
《秋兴八首》
自主探究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资料卡: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诵读诗歌:
第一步,读懂题目,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然后说说这首诗歌有什么样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合作探究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小组探究展示
(1)、题目是什么意思?
(2)、诗句的字面意思
(3)、诗中出现的意象
。
(4)、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
(5)、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技巧?
?2、小结主题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鸣翠柳 看到标题《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组。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我们已经讲到,这一年,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听示范朗诵,认真品味诗歌情感。沉郁怨愤学生齐读,请学生结合注释,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诗歌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身世,诗歌。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读出主人公了么? 对于出塞的昭君,多数人看到的是她沉鱼落雁的美丽,而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用一个词。昭君在汉元帝的深宫时,不过是个失宠的宫女,她风光出塞,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国母,对于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她应该是草原逐日的千里驹上最幸福的那个人,又何来怨恨之说呢?她怨什么?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的?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
作业:背诵诗歌
《咏怀古迹》答案
合作探究
1、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佩空归月夜魂。(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画图省识春风面(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香溪水畔聪颖异常的那个女子,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13-棋王(节选)优化训练-粤教版必修4.doc
- 高中语文-13-滕王阁序(节选)名师导航-语文版必修3.doc
- 高中语文-13-棋王(节选)自主广场-粤教版必修4.doc
- 高中语文-13-百年孤独(节选)优化设计-大纲人教版第5册.doc
- 高中语文-13-等待戈多(节选)备课资料-粤教版必修5.doc
- 高中语文-13-等待戈多(节选)示范教案-粤教版必修5.doc
- 高中语文-13.中国建筑的特征课后巩固-新人教必修5.doc
- 高中语文-13.咬文嚼字课后巩固-大纲人教版第二册.doc
- 高中语文-13.动物游戏之谜课文剖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语文-13.廉颇蔺相如列传示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