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孝”思想及其现代启示.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3月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Mar..20o8 总第56期第2期 THE JOURNAL 0F HARBIN COMMITTEE SCHOOL OF THE CC,P Serial No.56 No.2 · 哲学与思辨 · 孔 子“孝”思 想 及 其 现 代 启 示 郭 祖 炎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摘 要:孔子“孝”思想是儒家伦理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的道德范畴,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历 史影响。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其精华,发挥孔子“孝”思想及其平等博爱、教人从善、珍爱生命的道德价值观念。 关键词:孔子;孝思想;现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52O(2OO8)O2—0o26—03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 到能敬养父母,而且要做到关心父母、温暖父母,还 一 , 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的 应该问候请安,陪伴在父母身旁,为父母分忧解愁, 道德范畴。作为儒家伦理思想代表的孔子的“孝”思 这是内心的诚敬落实到生活的具体方面。孔子说: 想,内涵丰富,其中很多精华之处至今仍带给我们伦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父母在 理启示。 时不能随便远游,远游便无法侍奉父母。如果远游 且游踪不定,那会让父母牵挂、放心不下的,而孝子 一 、 孔子“孝”思想的基本内涵 是不肯让父母这样的。孝便表现在“不远游”、“游必 孝是子女仁爱父母的道德要求。《论语》中孔子 有方”,做到能陪伴在父母身旁,时刻关怀、安慰和温 讲到孝的地方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层意思。 暖父母。思念是指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应该时刻 1.养亲与敬亲。孔子论孝,强调敬养父母。养 惦记、牵挂着父母,即孝思。关于孝思,孔子谈了几 亲就是奉养父母,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奉,这是孔 种情况。“孟武伯问孝。子日:‘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孝道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传统孝道最基本的含 《论语·为政》此句有两种解释,但是相通的:一是忧父 义。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养大,子女成人后应当不 母之疾,这是为父母担忧;一是因疾使父母忧,那么 忘养育之恩,尽心竭力供养和照料双亲,保障父母物 作为子女就应该注意身体健康,不要增加父母的忧 质生活的需要,使其安度晚年。当然做到这一点还 虑。“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 远远不够,于是,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 惧。”(《论语·里仁》)子女,不但要对父母恭敬有礼,而 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保 且要忧年忧疾,记住他们的岁数与生日,关心他们的 证父母吃饱穿暖,无饥寒之虑,固然重要,但这是连 身体健康,一方面为他们的健康长寿而高兴,一方面 狗连马都能做到的事。如果不敬爱父母,只是养活, 为他们的衰老和疾病而忧惧。因此,应时刻思念和 单纯地给吃给喝,这与狗养狗、马养马又有什么区别 牵挂父母,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孝道的内在要求。 呢?因此,养亲与敬亲,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 3.顺从与继志。孔子认为的顺从即“无违”。 者缺一不可。尽孝不单单是指对父母物质上的供 “无违”既有不违背父母意愿的含义,也有不违背礼 养,而应是内心自然且自觉的意愿,重在内心的诚 制,按礼节侍奉父母的含义。樊迟御,子告之日:“孟 敬。与此相适应,表现在外表方面,对父母应和颜悦 孙问孝于我,我对日:‘无违’。”(《论语·为政》)孔子认 色、恭敬亲切,这是子女对父母挚爱的体现,也是孝 为尽管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做子女的可以反复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