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贝叶文化的历史穿透力和民族凝聚力.docVIP

浅谈贝叶文化的历史穿透力和民族凝聚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贝叶文化的历史穿透力和民族凝聚力

浅谈贝叶文化的历史穿透力和民族凝聚力(转) (2010-04-05 12:35:45) 标签: 民族凝聚力 傣族 贝叶经 中国 文化 分类: ????????? 作? ?者:许洪畅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文化考古事业发展很快,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思考、研究正在实践中舒展。首先,贝叶文化以其厚重的历史穿透力能识读历史,吸纳经典,展示文明,净化心灵,受到越来越多的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这是致力于贝叶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应当感到高兴和欣慰的一件喜事。 其次,贝叶文化还以其厚重的历史穿透力澄清着历史的迷雾,缕析着历史的脉络,使漫长历史的沧海桑田、岁月变迁的演绎成为可能。 再次,贝叶经以其民族凝聚力,诉说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 ? ? ? 一、前言 ??? 一位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在2003年发表的《再论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提出:“21世纪是作为文化的世纪开始的,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互动、冲突走上了中心舞台,这已经在各个方面变得非常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学者、政治家、经济发展官员、士兵和战略家们都转向把文化作为解释人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最重要的因素。”事实确实如此。 随着《贝叶文化论文集》、《贝叶文化与傣族的社会发展》、《贝叶文化与傣族和谐社会建设》三部专著的相继出版,云南贝叶文化研究水平在全国遥遥领先,并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目前贝叶文化研究工作已经从单纯的文化研究,逐渐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尤其成为云南边疆傣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推手,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潮流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放、保护、研究、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总方向。 ? ? ? 更值得高兴的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贝叶经制作技艺已于2008年6月14日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贝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同时也被列入了云南省委、省政府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不难想象,我想我们大家都感受到了他们的压力特别大。我还想再说一个细节,担任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的秦家华教授他今年都已经70多岁了,曾经多次提出退休申请,但都被拒绝了。 在这里,我衷心祝愿并建议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再鼓励鼓励秦教授,请他继续率领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这个优秀团队,研究好、宣传好、保护好贝叶经这门“绝学”。文化的探究和保护是一个长期、孤独、寂寞、艰辛的过程,不过秦家华教授曾经说过:“研究、保护绝学,是人生的福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关心、支持、身体力行从事贝叶文化的研究、宣传、保护和弘扬工作的所有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嘉宾福气都很大,当然他们的压力也不小,尤其是秦家华教授本人在每次学术研讨会的活动结束后都要根据与会者的观点、思路和建议,集思广益写一篇上万字的专业论文。其它的专家、学者和嘉宾都是这样,不仅用责任,也用勤勉守护着贝叶经这门“绝学”,他们也从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贝叶文化的力量。下面我不端冒昧就近年来接触贝叶文化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提出来与各位前辈、专家、学者一起相互交流,请不吝赐教: ?   首先,我要感谢云南大学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在2007年11月1-3日举办了第三届全国贝叶文化研讨会暨《中国贝叶经全集》21-30卷发行仪式。《贝叶文化与傣族和谐社会建设》这一主题,把我们远隔千万里的贝叶文化追随者集聚在一起。 ?   其次,专家、学者的讲演让我感到:易经、甲骨文和贝叶经就像是不同时代的三本巨书,分别代表着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它们都是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的百科全书,是连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民族史书。 ?   近年来,我国文化考古事业发展很快,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思考、研究正在实践中舒展。贝叶文化以其厚重的历史穿透力能识读历史,吸纳经典,展示文明,净化心灵,受到越来越多的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这是致力于贝叶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应当感到高兴和欣慰的一件喜事。 ?   二、贝叶经以其民族凝聚力,诉说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   2007年11月1日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而这一天正因为“第三届全国贝叶文化研讨会暨《中国贝叶经全集》21-30卷发行仪式”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府皇冠酒店的开幕变得并不普通。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54周年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组织活动是以贝叶文化为纽带,把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集聚在一起,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让最后一批来自大洋彼岸的客人在深深感叹国之瑰宝“贝叶经”的神奇中,留下一个又一个惊叹,临走的最后一天也是在念念不舍的依恋中抱着《贝叶经》缓缓离开中国。在三天的会期里,我亲眼看到每一个嘉宾都不放过一时一刻宝贵的时间,相互介绍、相互认识、相互交流,有的直到深夜凌晨也不肯休息,有的专家、学者甚至在会议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