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二历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案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师夷”与“制夷”的关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学法指导】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 形成乐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将学习西方与爱国主义、将爱国主义与现代化有机结合。
【知识链接】联系必修一、二各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
【知识梳理】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 ”
(一)背 景:
1、清王朝危机四伏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崛起
3、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经世致
4、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
(二)形成过程:
1、林则徐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主张:
(2)表现:
(3)地位:
2、魏源
(1)主张:
(2)表现:
(3)作用:
(三)林、魏思想的影响: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背 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内: ;外: )
(二)含义:
1、中学为体---
2、西学为用---
(三)(实践):洋务运动
1、时间:
2、旗帜:
3、内容:
4、结果:
5、评价:
三、维新变法思想
(一)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
1、产生原因
(1)19世纪60年代以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不断加深(民族危机)
(2)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不断传入(来源)
(3) (经济、阶级基础)
2、代表人物:
3、主张:
(1)政治:
(2)经济:
(3)文化:
4、评价:积极:
局限:
(二)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
1、产生背景
(1)政治: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重,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2)经济:
(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4)思想:
2、代表人物及主张:
(1)康有为
①代表作:
②主张:
③影响:
(2) 梁启超
① 代表作:
②主张:
(3) 严复 主张:
3、实践
4、影响
【夯实基础】A级
1、称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
A.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B.最早认识到西方洋枪洋炮的威力
C.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 D.最早翻译外国书籍
2、右图所示著作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3、“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这种说法应属于
A、西学东渐 B、西学中源 C、中体西用 D、西体中用
4、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的主要目的在于?? A、彻底否定封建传统道德???? B、铲除封建统治的根基C、利用孔子的权威服务于变法 D、为变法提供理论基础……待革命以开之。
8、19世纪末的中国又出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民主共和 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③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 ④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原因是
A.变法有群众基础 B.变法采用的是改良的形式
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D.维新派表现出勇于献身的精神
【拓展提高】B级
10、19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出现“新思想的萌发”,“新思想”的实质是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1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的“体用之争”的焦点是: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B、要不要维护封建伦理纲常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 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②③④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②③⑤
14、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有
①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②解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九年级化学-课题2-原子的结构课件-苏教版.ppt
-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学案(无答案)-苏科版.doc
-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数学《2.3数轴》学案(无答案).doc
-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数学《1.1-1.2-生活-数学》学案(无答案).doc
-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数学《2.3数轴》教案.doc
-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与无理数》教案.doc
-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案一-人教新课标版.doc
-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案二-人教新课标版.doc
-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数学《正数与负数》学案(无答案).doc
-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法》学案(无答案)-苏科版.doc
- 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二历史-第23课-美术的辉煌教学案.doc
- 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二历史-第22课-文学的繁荣教学案.doc
- 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二历史-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学案.doc
- 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二历史-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案.doc
- 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二历史-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教学案.doc
- 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二历史-第6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教学案.doc
- 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二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案.doc
- 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二历史-第三单元练习教学案.doc
- 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二历史-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测试教学案.doc
- 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二历史-第五单元单元练习教学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