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慢性肾功能衰竭130例分析.doc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慢性肾功能衰竭130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慢性肾功能衰竭130例分析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慢性肾功能衰竭130例分析【摘要】 目的 探讨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2011年收治的130例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消化道症状是慢性肾衰竭的早期常见症状,严重程度与慢性肾衰程度相关,食欲减退最为突出,伴随症状中恶心、呕吐116例(89.2%),纳差97例(74.6%),上腹饱胀58例(44.6%),腹泻36例(27.7%),口臭67例(51.5%)。结论 慢性肾衰可引起多系统损害,消化道症状为部分慢性肾衰患者的首发症状,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 消化系统症状; 发病机制 ?? 各种慢性肾脏病(CKD)进展都可以导致慢性肾衰竭(CRF),在早期可仅有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正常,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随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由于某些应激状态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后才出现临床症状,其中消化系统症状是慢性肾衰患者最早和最突出的表现,多为患者就诊原因。临床医师如果只注重其消化系统症状而忽视其伴随症状的存在,易造成误诊而延误治疗。现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7月~2011年7月共收治的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诊的130例CR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疾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130例,其中男85例,女45例,年龄?18~?76岁,平均(48.5±15.2)岁。基础疾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63例,糖尿病肾病18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15例,慢性肾盂肾炎8例,肾动脉狭窄3例,缺血性肾病3例,多囊肾9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3例,病因不清8例。? 1.2 入选标准 患者既往未曾确诊为CKD。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制定的CKD临床实践指南(K/DOQI)提出CKD是指:(1)肾脏损伤≥3个月,伴或不伴有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临床上表现为肾脏病理学检查异常或肾脏损伤(血、尿成分或影像学检查异常);(2)GFR<60 ml/min/1.73 m?2≥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1]。发病前已确诊为CKD者除外。? 1.3 方法 对13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首诊科室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130例均以食欲减退为首发,随后出现恶心、呕吐、纳差、上腹饱胀、腹泻、口臭,甚至口腔炎和消化道出血等程度不等症状,并以此为主诉就诊。其中伴随恶心、呕吐116例(89.2%),纳差97例(74.6%),上腹饱胀58例(44.6%),腹泻36例(27.7%),口臭67例(51.5%),口腔炎24例(18.5%),消化道出血13例(10%),其他表现:乏力86例(66.1%),高血压44例(33.8%),浮肿34例(26.2%),贫血12例(9.2%),呼吸深大6例(4.6%),皮肤淤斑6例(4.6%),骨痛5例(3.8%),头晕6例(4.6%),皮肤瘙痒5例(3.8%)等。? 2.2 实验室检查 130例中根据GFR和SCr来判断患者肾功能不全分期,GFR 50~20 ml/min,SCr178~442 μmol/L者30例(23%);GFR 20~10 ml/min,SCr443~707 μmol/L者68例(52.3%);GFR<10 ml/min,SCr707 μmol/L者32例(24.7%)。? 2.3 影像学检查 130例中行胃镜检查31例,占23.8%;行上消化道钡透44例,占33.8%。两项检查中提示胃黏膜病变48例,其中胃镜示充血水肿性胃炎27例(56.2%),糜烂性胃炎14例(29.1%),出血性胃炎2例(4.1%),消化性溃疡3例(6.25%)。? 2.4 首诊科室 消化内科39例(30%),血液内科11例(8.46%),神经内科6例(4.62%),心内科10例(7.69%),肾脏内科64例(49.23%),部分患者转至肾内科时,已进入尿毒症期。? 3 讨论? 对于慢性肾衰患者来说,体内大量代谢产物堆积、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都会不同程度存在消化系统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食管炎、胃炎、多发性消化道溃疡,甚至出血[2]。胃肠道症状主要原因为胃肠道排尿素增多,经尿素酶分解产生氨刺激胃肠黏膜引起;此外,与胃肠道多肽激素代谢障碍引起黏膜屏障机制紊乱和胃肠道转移性钙化有关[3];同时,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亦参与其中。作为尿毒症毒素的胍类化合物和尿素的代谢产物-氰酸盐等是引起乏力、恶心、呕吐、腹泻及消化性溃疡和出血的常见毒素,在消化系统症状中起主要作用[4]。慢性肾衰时上消化道出血较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