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针叶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兴安针叶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兴安针叶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逐年重视,东北地位的林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各种造林树木种类(东北地区以兴安针叶树木为主)的增加和复种指数的提高,兴安针叶病虫害的种类和为害程度也逐年加重。目前,兴安针叶主要病害是落叶病,虫害是落叶松皮小卷叶峨、松梢螟类松大象鼻虫、落叶松球蚜、松鞘蛾。本文介绍了几种危害兴安针叶的几种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以期为东北林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兴安针叶;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79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067-1 1 兴安针叶主要病害——落叶病 1.1 兴安针叶落叶病危害情况 主要危害落叶松叶片部。先在尖端或中部出现2-3个黄色斑点,逐渐扩大为红褐色段斑后在斑上生小黑点(病菌孢子器)。严重时全叶变褐,整个树冠像火烧一样,8月中下旬大量落叶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树木的生长。 1.2 兴安针叶落叶病防治方法 用5%代森胺900-800倍液或36%代森锰200-399倍液。在病菌流行初盛及盛期喷雾1-2次,连续防治2-3年。大面积落叶松林可用杀菌油剂——百菌清油剂进行超低容易喷雾,达到预防或减轻危害程度。 2 兴安针叶主要虫害 2.1 蛀干害虫 落叶松皮小卷叶峨,松梢螟类松大象鼻虫,其中危害最重的是松大鼻虫。危害症状:成虫啃食落叶松的幼树树干树益,严重时全株死;生活习性;两年一代,以成虫及幼虫两种虫态越冬,5月中旬越冬成虫在更新地的幼树上为害,6-7月末以后成虫羽化盛期。卵产于伐根下面;防治方法;春秋两季,当成虫集中更新幼树上时,可喷洒砷直剂,毒杀成虫。5-6月间,幼林地四周开掘障碍沟,捕杀成虫。 2.2 食叶害虫 针叶食叶害虫主要有:松毛虫、松鞘蛾、舞毒蛾、落叶松球蚜。危害症状:松毛虫幼虫专食针叶。 2.2.1 松毛虫生活史及习性 松毛虫在吉林省一年一代,大部分以3-4龄幼虫在枯枝落叶层下蜷曲越冬,越距树干基部越多,在阳坡干燥处虫口密度大。翌年四月中旬日平均气温达10℃时,越冬幼虫开始上树危害。松毛虫危害期即幼虫活动期,一般在4-6月和8-10月两段时间。6-7月在树上结茧化蛹,7-8月羽化成虫(躲在晚7-10时),成虫经两天交配后产卵在枝条或针叶上,每一雌蛾约产卵300-400粒,卵期约10-12天,8-10月是当年新幼虫为害时期,10-11月天气变冷幼虫下树越冬。松毛虫大量发生是有一定原因的,如温暖干旱的年份能加速林木叶子老化与幼虫生长发育,落叶松纯林能满足大量发生时的食物来源,光线充足郁闭度较小的林分也能使松毛虫大发生。 2.2.2 松毛虫防治方法 化学药剂防治:最适宜的时间是五月上旬和八月中旬。以施放烟剂效果最好,用量为1-2斤/亩。大面积发生可用飞机喷洒80-90%敌百虫100倍液;生物防治;采用以蜂治虫两种方法。可利用赤眼蜂和平腹小蜂,于松毛虫产卵盛期,在林内挂蜂卡,每隔15米左右挂一蜂卡,一般赤眼蜂的放蜂量为8-10万头∕亩,平腹小蜂1万头∕亩。 3 落叶松球蚜(同翅目,球蚜科) 3.1 落叶松球蚜分布、寄生及为害 此虫从针叶内吸收营养物质,伤害针叶组织,使针叶弯曲、卷缩或早期脱落,同时,由于雌蚜产卵前,分泌出一种白色腊丝,密布于针叶上,减少光合作用,使生长量大大降低。 3.2 落叶松球蚜生活史及习性 在落叶当年生枝条或前一年生的枝条的缝隙中或叶芽的基部成群越冬。越冬若虫在翌年四月末活动,一般蜕两次皮,即成为越冬乔蚜(无翅蚜,蚜),在五月初进行孤雌生殖,产卵于叶上或嫩枝上,此卵在六月上旬出现第Ⅰ代,七月上旬出现第Ⅱ代,八月上旬出第Ⅲ代,九月上旬出现第Ⅳ代,下旬以若虫由针叶向枝条上转移越冬。 3.3 落叶松球蚜防治方法 密度大通风不良,落叶松纯林较严重,造林时应考虑初植密度和营级混交林,发生球蚜为害时可结合抚育伐进行修枝;在郁闭人工林可采用六六六烟剂,用量5kg/公顷。未郁闭的幼林可用6%可湿性六六六的150倍液或40%乐果800-1000倍液喷杀若虫;7月份云杉上的虫瘿开裂前,剪除烧毁;化学药剂防治有利时期为若虫孵化期,最迟不能超过六月上旬。 4 兴安落叶松鞘蛾 4.1 兴安落叶松鞘蛾分布、寄主及为害 幼虫专食落叶松叶肉,受害针叶的尖端变为褐色,受害严重时全树冠变成赤褐色,如同火烧过一样,若连年为害可造成林木成片死亡。 4.2 防治方法 在已郁闭的林内,于四月中、下旬越冬幼虫活动期或五月下旬成虫羽化盛期施放六六六烟剂,每公顷用药5-10kg;用6%可湿性六六六150-500倍液,50%可湿性滴滴涕150-500倍液消灭幼虫。 作者简介:马东平(1974-)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