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铭无声胜有声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铭无声胜有声在君忘忘镜的铭文中,似乎找不出汉代有关相思文化的特有印迹。在这里,不见襟怀磊落,果敢自信,更不见心灵的舒展与意态的从容,唯有遮遮掩掩的神情,期期艾艾的言辞、影影绰绰的幽愁暗恨。
君忘忘镜是西汉中晚期圈带铭文镜中的一个典型镜类。长期以来,其铭文释义始终困扰着学术界,到目前为止,尚无令人信服的解读。这一时期的昭明镜、清白镜、皎光镜等各种镜类铭文皆有释考,唯君忘忘镜尚付阙如,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为弥补这一空缺,经反复思索,笔者对其试作释考,权作引玉之砖,以期求得共识。
自18世纪末以来,见诸文字的资料大体有:1779年乾隆敕编《宁寿鉴古》中称为“汉明光鉴”的36字式、1937年美国人福开森著《历代著录吉金目》中称为“先志镜”的30字式、1978年阿富汗席巴尔甘出土的36字式、2011年《清华铭文镜》图35的31字式以及《汉铭斋藏镜》图94的34字式等多种版本。
通观以上诸著可知,君忘忘镜铭文齐全者应为6句,字数虽长短不一,内容却大同小异。《汉铭斋藏镜》图94(如图)君忘忘镜直径16.3厘米(即汉尺7寸),其铭为:“君忘忘而先志,爱使心臾者,臾不可尽行,心?结而独愁,明知非不可处,志所?不能已。”铭文为楚辞文体,书体是方正汉隶,字迹清晰,浑穆秀丽,简洁刚毅,大方端庄。笔者以此镜为蓝本作一释读,想来,其他版本与之参考比照应是大同小异。
铭文虽只有短短34字,但从“先志”、“爱”、“心臾”――“不可尽行”、“?结”、“独愁”――“知非”、“不可处”、“不能已”这种词性的嬗变中,我们可以直接而强烈地感受到,铭文情感从愿望美好――事与愿违――无奈结局的曲折转变。这段铭文所展现的情感色彩之浓烈、跌宕起伏之巨大、落差对比之鲜明,在汉代诸镜中可说罕见。
首句“君忘忘而先志”,前一“忘”字当作动词用,为遗弃、?却之意,如《诗“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后汉书“贫贱之志不可忘。”后一“忘”字应作形容词用,“忘忘”叠用表示烦恼放空,过往不留的一种洒脱。“先志”即为早年立下的志向。
第2、3句“爱使心臾者,臾不可尽行”。《说文》:“使,伶也。”伶者,令也。关键字是“臾”的释读。有学者认为“臾”是“谀”字的省偏旁,这与上句难以融会贯通。按《集韵》解:“臾,善也。”臾作美好解似更为顺畅。
第4句“心?结而独愁”,“?”是“郁”的通假。如《楚辞“背膺?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楚辞“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第5句“明知非不可处”中的“处”字意为交往、相处。在若干同类镜中“处”字前亦有“久”字,喻意不变,即长久相处。
第6句“志所?不能已”。“?”通假“?”,即今之“欢”。“不能已”意为不可自恃,如《楚辞“伤余心之不能已。”
至此,我们可将其内容试释作下文:
君?却顾虑早年立下志向,拳拳爱心充溢着你的胸膛,
身不由己却难求预定理想,心绪郁闷纠结而独自惆怅,
明知道是非萦绕不可相处,可意有所瞩依然径直前往。
通观全文,第1、2句意蕴自然连贯,顺理成章,可从第3句至第6句接连用了3个“不”字,波澜陡起,急转直下,慨叹、唏嘘、忧烦、怨尤充溢字里行间,但又闪烁其辞,欲言又止,真可谓“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了。
这段铭文到底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内涵?要传达一种怎样的人文情怀?在向后人讲述一个什么样的传奇故事?这是一个颇费思量的谜语。
如果从文学的角度设想,这段铭文表现的是男女之间的缠绵情爱:它是《上邪》的姐妹篇吗?“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然却合不上拍。它是《白头吟》的续作吗?“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然却没有干系。它是《孔雀东南飞》的微型版吗?“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然却毫无关连。况且,西汉其他类镜铭里,男女相思、相爱的文字,诸如“常与君,相?幸,毋相忘,莫远望”,“与君相?,长乐无极”等亦屡见不鲜。
在汉代,无论贵族妇女还是平民女性,都较前朝女性,有着更多的精神自由和更为宽松的生活空间。她们意志更加独立,言行更加率性,感情也展现热烈奔放。爱是真爱,是地老天荒、海枯石烂般的爱;恨是真恨,是水火不容、生死不悔般的恨。正如《清华铭文镜》镜铭辑录第118条:“君行有日毋反时,端正心行如妾在,时心不端行不正,妾行为之,君能何治?”即使不幸被辜负,也会像《有所思》中的主人公,“闻君有他心,拉杂催烧之。当风扬其灰,相思与君绝!”没有寻寻觅觅,没有凄凄惨惨,唯将曾经的爱情彻底埋葬,不留一份纠缠与犹疑。……
总之,无论是铜镜铭文还是《乐府》诗句,汉朝妇女对自由美满婚姻时的追求态度之执着,情感倾诉之直白,语言运用之泼辣,都为世人耳熟能详。可是在君忘忘镜的铭文中,似乎找不出汉代有关相思文化的特有印迹。在这里,不见襟怀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