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医用诱导骨基质临床应用24例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用诱导骨基质临床应用24例报告

医用诱导骨基质临床应用24例报告摘要 目的:探讨医用诱导骨基质在促进骨折愈合,填补骨缺损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医用诱导骨基质(金骨威)作为自体骨替代物治疗24例陈旧性骨折及骨缺损患者。结果:24例患者于治疗1~8个月后随访复查X线摄片,植入医用诱导骨基质处均出现明显骨痂,所有患者1~5个月达到临床愈合,5例术后1周左右切口出现分泌物,口服地塞米松,1周内伤口停止渗出。结论:医用诱导骨基质其有良好的促进骨折愈合,填补骨缺损的作用,但有部分患者出现免疫排斥反应,口服地塞米松,可快速抑制此类免疫反应。 关键词 重组合异种骨 骨移植 免疫 医用诱导骨基质是将骨形成蛋白(BMP)与祛除抗原特性后的异种松质骨复合而成的重组异种骨,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的一项新成果。它具有BMP的高度诱导成骨作用,又有松质骨的支架作用。实验研究及早期的临床研究均证实其有良好的促进骨折愈合,填补骨缺损的作用,而且有不受来源及保存限制的优点。2006年8月~2009年12月应用医用诱导骨基质作为自体骨替代物治疗24例骨缺损、陈旧性骨折、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脊柱骨折等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19例,女5例;年龄3~69岁,平均33.04岁;陈旧性骨折、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14例,新鲜骨折伴骨缺损8例,脊柱骨折2例,随访1~8个月,平均随访4.5个月。 方法:材料采用含BMP的医用诱导骨基质(金骨威),分为粒、条两种剂型,患者行手术治疗时将医用诱导骨基质1~3g填充于骨折间隙或缺损处以代替自体植骨。对骨折不愈合的一部分患者,如骨折端硬化程度,切除硬化骨,更换内固定;骨折周围条状医用诱导骨基质植骨。所有患者在植入时注意将医用诱导骨基质以伤口局部渗血浸透,有空腔者需填满空腔。 结 果 24例患者于治疗1~8个月后随访复查X线摄片,植入医用诱导骨基质处均出现明显骨痂,所有患者按临床骨折愈合标准1~5个月均达到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8.96±18.41天,24例患者中早期有5例术后1周左右切口出现黄褐色血清样分泌物,每日渗出量10~30ml,持续5~12天,渗出期间患者体温正常,所有患者局部无红肿痛热,复查血常规均正常,渗出与植入医用诱导骨基质数量无关。5例患者除1例于出现渗出后1周给药外,其余4例均于渗出后立即开始根据体重口服地塞米松0.375~0.75mg,2~3次/日,连续3天后停药。5例患者均于口服地塞米松1周内伤口停止渗出。 讨 论 自1887年Ollier首次进行骨移植的研究以来,经过不断深化和完善,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形成了传统的骨移植术。并由新鲜自体骨移植进而发展到应用同种异体骨进行骨移植,大量的临床观察和报道表明,新鲜自体骨移植的愈合率约80%,尚有大块自体骨移植失败率超过50%的报道。因此传统骨移植术其疗效不够满意。 1965年Urist用脱钙骨(DBM)在肌肉内诱发异位成骨,并预言DBM中含有一种特殊蛋白,并命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MP)。Urist于1982年从牛骨中提纯了牛的BMP,成为现代发生学及生物学上的一大进步,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BMP已能用基因克隆的方法来表达。在实验研究中发现,将BMP植入骨折处,1周后在骨缺损部位,就能观察到新骨的生长,4~8周后新骨可完全覆盖损伤部位[1,2]。 将骨形成蛋白及其复合材料应用于骨折愈合与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已有报道[3,4]。医用诱导骨基质是异种松质骨基质作为BMP的载体,与人工合成材料,如多孔性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磷酸钙骨水泥、玻璃生物陶瓷等相比,经处理的猪松质骨作为BMP载体具有明显优点。它具有天然的多孔结构,其孔洞大小适合肉芽组织长人和骨软骨分化形成。异种骨作为一种生物组织比人工合成材料易于吸收替代。医用诱导骨基质在体内易于吸收和被新骨取代的特性是目前已知的骨替代材料所没有的。 本组使用的医用诱导骨基质是脱钙异种松质骨基质加上猪骨的内源性BMP而重组合的异种骨,通过随访证实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有效率达100%,本组病例未做对照研究,但从临床观察到部分病例骨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同时,医用诱导骨基质解决了骨缺损的骨来源问题,又避免了自体取骨的痛苦,临床使用方便。 本研究显示,本组病例中有5例于植入医用诱导骨基质后出现切口有反常渗出,占总数的20.8%。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外源性BMP在植骨局部所造成的免疫调节,造成局部免疫排斥反应。通过口服一定剂量的皮质激素,可快速抑制此类免疫反应。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温纪林,徐永清.骨形态发生蛋白治疗骨缺损研究进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3):333-336.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