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供暖企业运营现状研究对策探究
基于供暖企业运营现状研究对策探究摘要:集中供暖方式在给百姓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收费难、节能降耗难等大多数供暖企业面临的问题。通过调研、分析与论证,对具备条件的地区采用分户供暖和计量收费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集中供暖;分户采暖;计量收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城镇房屋建筑面积的增加,集中供暖行业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减少能源消费、控制大气污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90年,我国城市中有142个城市采用集中供暖,供暖面积为2.1亿平方米,到1995年供暖城市达到203个,供暖面积为6.5亿平方米,5年中供暖面积增加了209.5%。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供暖面积已经达到34.5亿平方米[1],图1所示为1990年到2008年我国城镇供暖面积增加的曲线。
在伴随我国供暖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首先是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与国外有很大不同,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消费占到69%。煤炭燃烧产生了大量污染: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如NO与NO2)、一氧化碳(CO)、各种悬浮颗粒物,它们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而我国采暖消耗的煤炭占到总消耗量的20%,全国2008年一年采暖大约消耗1.3亿吨标准煤[2],能耗和污染是发达国家的若干倍。随着全世界对大气污染重视程度的提高,从《京都议定书》的制定到《哥本哈根协议》签署,特别是2009年11月26日温总理在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的承诺:“中国政府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大幅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主要靠节能降耗。采暖行业的节能降耗是能否达到减排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在采暖行业却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我国供暖企业的现状调研
采暖行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建筑物的能耗过高,达不到节能要求。建筑节能主要是通过加强建筑物的围护保温能力,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实现的。国外发达国家通过几十年的尝试和建筑标准的不断提高,其建筑物屋面和外墙传热系数分别达到0.20W/m2℃和0.30W/m2℃的水平,而在我国即使是建筑节能发展情况最好的北京,建筑物的屋面和外墙传热系数分别是0.80W/m2℃和1.16W/m2℃,几乎是发达国家的4倍,表1为北京与国外部分发达地区传热系数比。
面对这种局面,我国政府先是在1986年颁布的《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JGJ24-86)与《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86)中要求:“通过建筑设计和采暖设置中,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将建筑采暖能耗在1981年通用标准的基础上降低30%”,即所谓的“一次节能”。后又在1995年颁布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中要求:“将采暖能耗从当地1980到1981年住宅通用设计的基础上节能50%(其中建筑物约承担30%,采暖系统约承担20%)。但用于加强建筑保温和提高门窗气密性的投资,不超过土建工程造价的10%,投资收回期不超过10年;在采暖系统中采取节能措施而节约吨标准煤的投资不超过开采吨标准煤的投资”,即所谓的“二次节能”。采用二次节能措施后,一年可为国家节能几千万吨标准煤[3]。但由于增加建筑物的围护保温水平需要增加造价,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建筑物,增加它们的围护保温水平的造价会很高,有的达到每平米几百元,这样的话,围护改造的花费与节能的效果相比,就是不经济的。
采暖行业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热量计费方式不科学。集中供暖在我国是20世纪50年代作为社会福利性质的行业出现的,费用是热用户所在单位承担的。热用户是不用交钱的,这就是所谓的“暗补”,就是国家财政直接把采暖费打到供热企业的账户上,而不经过热用户。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采暖费也由“暗补”转为“明补”,也就是说,企事业单位把取暖费补贴作为工资收入一部分的形式发到职工个人手中,他们再去交热费。无论是“暗补”还是“明补”,“热”都没有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商品。因为是按面积收费,所以用户不用关心热量的节约和浪费,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就开窗散热;温度低了,就去告状。这直接导致了供热行业的能耗居高不下,供暖成本持续上升。而供热行业中的大部分为国家事业单位,它们也对运行成本和节能降耗同样漠不关心,把成本和费用按供暖总面积均摊到用户,亏损了就报政策性亏损,维持困难了就提高热价标准。这几年由于我国的市场化水平越来越高,经济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供暖行业也逐渐被推向市场。目前,我国大多数热力供暖企业还是负债经营,并且包袱越来越大。如果不改变按面积收费的模式,供暖行业将无法生存。
热力行业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热费的收取困难。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山西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井下二线瓦斯抽采钻机工招聘5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广州市天河区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pdf VIP
-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docx VIP
- 2024年无人机测绘操控员(高级)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幼儿园讲述活动》课件.ppt VIP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拼搏联盟重点名校2025届初三4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doc VIP
-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营改增问题快速处理机制专期一到13 .pdf VIP
- 骨科切口感染课件.pptx
- 锅炉焊接作业指导书 .pdf VIP
- 新编党校研究生公共管理学考试资料.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