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鲁安-毕生珍藏情怀祖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鲁安-毕生珍藏情怀祖国

杨鲁安:毕生珍藏情怀祖国 “公主府兴三百年,馆列群芳续华篇。今朝了却平生愿,放眼珠玑耀大干。”有这样一位老人,一辈子珍爱历史文物,爱好收藏,穷毕生精力,耗大量资财,苦心钻研,乐此不疲。然而,让人惊叹的是,这位老人竟作出惊人壮举――把全部藏品无偿捐献给祖国。他这样做只为文物不流失而找到好的归宿。这位可敬的老人就是著名的文物收藏鉴赏家杨鲁安先生。他所捐赠藏品现陈列于拥有三百年历史的清康熙和硕恪靖公主府旧址建成的“杨鲁安藏珍馆”。 杨鲁安先生1928年5月15日出生于天津一富裕的回族家庭,祖父爱好瓷器,外祖父是天津有名的古玩商、收藏家,父亲开过古玩店。杨鲁安先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 1951年7月,杨鲁安先生大学毕业后来到呼和浩特。在工作之余,他陆续收藏古币、玺印、铜镜、瓦当、六朝写经,以及历代碑帖拓本、名家字画等,并逐渐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收藏理论。60多年来,杨鲁安先生收藏了大量文物,其间也历经坎坷、曲折。“文革”期间,家中祖传的宋代汝、哥、定、钧、耀几大名窑和清代康雍乾三朝官窑计200多件瓷器,被当作“四旧”砸得粉碎,18箱囊括几十位名家书画精晶300多件,甲骨金文拓片及汉唐碑志拓片2000余张。《泰山经石峪》大字拓片600余张,《好大王牌》旧拓2套,统统被付之一炬,许多其他文物珍品被席卷而去,至今不知所归。“文革”之后,杨鲁安先生重新振作精神,花大力气从事收藏。这一切都缘于他对祖国文化瑰宝的痴迷与热爱。他的生活,他的生命中不能没有收藏,他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这些文物、字画。通过这些文物,杨鲁安先生在追忆往昔,叹历史兴衰。 杨鲁安先生告诉记者,在他的收藏人生中,有几位恩师对他有很大影响。一位是最早发现甲骨文的甲骨学先驱王襄先生。从1943年开始,杨鲁安先生就随王襄先生学习古文字学和书法。王襄先生曾对杨鲁安说:“你要把有文字的都收回来,认真研究。”这对杨鲁安的后来治学和收藏都有很大帮助。另―位是方药雨先生,这位碑帖和钱币收藏大家。著有《校碑随笔》、《言钱别录》、《古货杂永》,为世人所重。杨鲁安先生随其学习古文物的鉴定多年,收益颇多。此外,书法大师吴玉如,津门篆刻巨擘王雪民,甲骨学专家陈邦怀也对杨鲁安先生亲炙,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辈子与文物打交道,杨鲁安有不尽的感慨与叹息。当看到现在有很多人在拿着祖先留下的瑰宝搞倒卖、发横财、中饱私囊,见利忘义,他的心在流血,当一件件国宝几经泡桑,失而复得,更加认识到保护这一件件凝聚几代人心血的文化瑰宝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保护文物,谈之容易,可真正做起来,又何其艰难 当年恩师王襄先生将清代末年最早出土的5000多片甲骨都献给了天津历史博物馆。钱君甸先生也将自己毕生所藏晚清赵之谦、黄士陵、吴昌硕3家所治印章精品300方捐给了桐乡。在王襄、钱君甸两位先生捐献文物义举的感召下,杨鲁安先生终于悟出收藏的最高境界是应将这些文物捐给祖国。从藏宝于民到藏宝于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杨鲁安先生先后三次将文物捐给政府。1993年3月,他向呼和浩特博物馆捐赠了仰韶彩陶、汉唐铜镜和辽金瓷器等文物55件。捐赠之日,杨老欣然赋诗:“半生古物费搜求,论史说文梦里游。到老明乎身外事,晋钩辽器喜登楼” 1999年10月216件,并赋诗;“阮鉴翁题散氏盘,武丁甲骨契遗编。老梅远嫁西湖畔,不枉人间物我缘”。2000年7月以来,浩特市人民政府捐出了各类文物8000多件,图书善本2000多册。杨鲁安先生把几代人收藏起来的珍贵文物捐献给国家的义举,令人敬佩,但也有些人不理解,甚至有人曾劝杨老留下一些好的维持生计,杨老淡然处之,莞尔一笑!他认为人生要活得有价值,要为人民留下一点物质财富和精神力量不能一生钻到“钱眼儿”里,更不能沽名钓誉。 杨鲁安先生一身傲骨,待人平和,不事张扬,他勤于读书治学,耐心育人,因才施教,倾其所知,教化后生。杨老虽已年逾古稀,但他思维敏捷,凭着智慧理事。他才情过人,创作以情感人,更喜爱即席写嵌名联,以结友谊。杨鲁安先生捐献文物的义举,得到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投资500多万元,在清公主府建起“杨鲁安藏珍馆”, 自开馆以来,各界参观者已逾数万人次。 杨鲁安先生的义举自有后人评说。 杨鲁安先生任中国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内蒙古北疆印社社、津印杜名誉社长、内蒙古书法家协会顾问、内蒙古钱币学会副会长、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员、内蒙古博物馆业务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内蒙古分校教授、呼和浩特书画院顾问。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